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pdf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第1页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

上海作为全国最早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地区之一,于2013年11月26日正式

启动了上海碳市场交易。目前,上海碳交易试点已稳定运行6年,初步形成了具

有碳排放管理特点的交易制度,也逐步发展起了服务于碳排放管理的交易市场,

同时在碳金融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及创新。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

体系和交易市场建设,同时明确上海将负责牵头承担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系

统的建设和运维任务。我国碳排放交易从地方试点逐步向全国统一市场推进,全

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总体工作进一步加速。本文以上海试点实践经验为例,探讨提

出对全国碳交易统一市场的相关建议和考虑。

一、上海碳交易试点制度及体系建设经验

制度及体系建设上,强调制度先行,建立制度的同时,规范和明确碳交易市

场各核心要素。

01交易制度建设

上海在推进碳交易试点工作中坚持制度先行,碳交易正式启动前,已建设了

较为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整套以市政府、主管部门和交易所为3

个制定层级的管理制度。

通过市政府制定出台的《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沪府10号令),

明确建立起了总量与配额分配制度、企业监测报告与第三方核查制度、碳排放配

额交易制度、履约管理制度等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核心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责

任。

通过市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的《配额分配方案》《企业碳排放核算方

法》及《核查工作规则》等文件,明确了碳交易市场中配额分配、碳排放核算、

第三方核查等制度的具体技术方法和执行规则。

通过交易所制定发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交易规则》和会员管理、

风险防范、信息发布等配套细则,明确了交易开展的具体规则和要求。

02要素和体系建设

1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第1页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第2页

一是纳入主体范围上从重点行业起步,逐步扩大管理范围。2013年上海碳

交易试点启动初期,共纳入了钢铁、电力、化工、航空等16个工业及非工业行

业的191家企业。2016年以后,考虑进一步加强碳排放管理力度,纳管行业及

企业逐步扩大,目前已纳入上海年排放2万吨以上的所有工业企业,航空、港口、

水运等高排放非工业企业及部分建筑,涉及27个行业近300家企业。

二是总量控制上始终明确管理目标。总量制度是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制度中

的核心制度和基础要素,在试点启动初期就明确建立了总量控制制度。试点以来,

上海结合了阶段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能源管理控制目标、经济增长、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并适

时公布配额总量目标。

三是配额分配上不断优化,逐步形成较为公平且符合上海实际的配额分配方

法。配额分配的核心是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分解和各法人主体责任的确定,对管理

目标的实现和市场的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上海碳交易试点期间,在配额分

配发放方法和发放方式上不断优化,由简单的基于历史总量的历史排放法起步,

逐步向管理精度更高的基于效率的历史强度法和基准线法过渡。从发放方法上,

目前上海碳交易企业中,除部分严格控制的高排放单位和产品结构非常复杂的单

位仍采用历史排放法外,均采用了基于企业排放效率及当年度实际业务量确定的

历史强度法或基准线法开展分配。发

文档评论(0)

199****4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