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弓戏第七章第安二徽节戏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C

5c1456

含弓戏

第七章第二节

各地剧种闻香来

0203

3c1450

源艺术形式

目录

contents

含弓戏

在安徽省含山、和县、芜湖一带,有一种文化瑰宝,其历史比比京剧

还要久远,这就是从清朝传唱至今的传统戏曲一一含弓戏。之所以叫作含

弓戏,是因为它发源于含山,早期的演出形式是由盲艺人拉二胡伴奏演唱,

因此叫做“含弓”。

一、历史溯源

含弓戏的历史有两百多年,在清朝嘉庆年间,含山一带有一些演唱曲

艺谋生的盲艺人三五成群,在街头巷尾、茶坊酒肆演出,他们的唱腔广泛

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新颖别致,雅趣通俗,影响渐开,跟随学艺的人也

多了起来。

直至清朝咸丰年间,含山灾害不断,连年干旱,土地荒芜,民不聊生,

艺人们为求生计,背井离乡,行至当时的“江南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

芜湖作为当时的繁荣都市,百花齐放曲艺争鸣,“含弓戏”遇到了“复弓

’、“苏弓”等曲艺的竞争,但同时,这三者又交流互通,汇融包含,含

弓戏的唱腔日渐丰富。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后,时局动荡,含弓戏逐渐衰落

了下去,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几乎销声匿迹。

二、艺术形式

含弓戏注重演唱,辅以念白,唱词多以七、十字句为主,饱含韵味。

而在含弓戏的剧本里还保留着很多说唱艺术的痕迹,在每折戏结束之时,

如同说评书的艺人都要说一段结束语一样,场上的人物会以旁观者的口吻

合唱几句唱词以作收尾。

三、特色剧目

据建国后统计,含弓戏共有一百

二十多个传统剧目,纷繁复杂。经记

录下来的折子戏有《白蛇传》:《游

2016唱响含弓戏湖》、《盗草》《赏午》、《合钵》

《祭塔》;《三元记》:《出猎》、

《回猎》、《窦老送子》;《琵琶记

》:《描容》、《扫松》。《柯南山

》:《崔氏逼休》、《马前泼水》。

《秦雪梅》:《吊孝》、《教子》、

《哭灵》;《狸猫换太子》:《陈琳

抱盒》、《大放花灯》等等。

71561

5c143c

本节结束含弓戏

第七章第二节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