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持续恒温湿化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性的恒温湿化法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治疗的为72例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将以上的72例患者随机的自由组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36例患者采用持续性恒温的湿化法进行该病的治疗,对照组的36例患者则是采用临床常规的方法(常温间断的湿化法)进行后期的治疗。结果:持续恒温湿化的方法在患者中的湿化效果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咳嗽、呼吸道出血等方面的发病情况比对照组均有极大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为69.4%低于观察组的88.9%(P<0.05)。结论:持续恒温湿化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方面的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持续恒温湿化;人工气道病人;应用研究
人工气道的功能是保证呼吸道的开放,防止呼吸道不通畅的主要方法,人工气道的建立较为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通气功能[1],但是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得患者的上呼吸道对于吸入气体的过滤、清洁以及保湿等作用明显降低[2]。同时上述描述的没有经过湿化的气体当进一步进入下呼吸道时就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如咳嗽、肺部感染、呼吸道出血等,给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对2017年2月-2017年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36例患者使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72例患者,都是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重症医学科。其中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在3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0±5.0)岁,患病时间在11个月~9年之间,平均为(3.3±2.0)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3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0±4.8)岁,患病时间在7个月~10年之间,平均为(3.1±1.8)年,随机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对比后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排除标准:(1)患者本身有其他的疾病严重影响本次湿化过程中所研究过程。(2)拒绝本次研究的患者。(3)不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标准:(1)在重症医学科进行气道湿化的患者。(2)在阅读重症医学科知情书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写同意书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治疗方法,具体方法为直接从气管插管处分离呼吸机管道,用氧管连接气管插管处给氧,再用注射器每1.5h向插管中滴入3ml生理盐水。
观察组:该组的患者则是利用临床上近几年推广的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的方法进行所研究疾病的治疗。治疗的具体内容如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将恒温湿化器的一端与氧气进行相连,进行操作的医务人员应该将恒温湿化器的另一端用不带细菌的通气管和人工建立的气道进一步连接,从而形成所需要的Y型管模式。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进一步监测并记录患者吸进气体的温度,可以在Y型管的吸气端放置一个体温计进行测量。
1.2.1湿化方法?1.2.2电热恒温湿化装置: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温湿化空气,减少寒冷、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气体进入呼吸道逐渐升至体温水平,并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预防气道水分丢失过多所致的分泌物黏稠而排除障碍,使气道湿化充足,分泌物引流通畅,是使用呼吸机时最佳气道湿化方法。?1.2.3脱机患者的恒温湿化:使用加热器持续恒温湿化保持了上呼吸到原有的加温、加湿功能,32℃-35℃的湿化液进入气道即会很快达到接近人体的温度,使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为100%,以更好的维持黏膜细胞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3]。?1.2.4湿化液的温度?湿化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湿度60%-70%,吸气温度对呼吸道的影响,超过40℃,则会灼伤气道,肺的清热功能丧失,吸入的热量皮肤来不及放射,致体温升高,发生高热反应,即使水蒸汽饱和,纤毛运动也会丧失。温度低于30℃纤毛运动则会受到抑制,失去湿化作用。所以在采取湿化措施的同时,要注意的温度才能发挥湿化的应有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咳嗽、呼吸道出血、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