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年5月艺术探索Mar. 2023
第37卷 第3期“此待诏职也”:北宋中晚期书家身份区隔及其话语建构ARTS EXPLORATION/蔡志伟Vol. 37 No. 3023
图像语言与时代特征:
三卷宋摹本《萧翼赚兰亭》作品主题再探
邹海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5)
[摘要]“萧翼赚兰亭”图像世存多本,针对此种图式是否确为描绘萧翼赚取《兰亭序》之事,古今多有争论。对比
分析三卷宋摹本《萧翼赚兰亭》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可以看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具有晚唐五代风格,辽宁省博
物馆藏本和故宫博物院藏本更多体现宋代尤其是南宋特色。从文献和图像的角度来看,“萧翼赚兰亭”图像不宜归
为“陆羽点茶图”或传统意义的“禅会图”,且描绘的应是萧翼赚得兰亭之前的场景。
[关键词]“萧翼赚兰亭”图像;时代特征;禅会图;“兰亭”指意
[文章编号]1003-3653(2023)03-0023-12DOI:10.13574/j.cnki.artsexp.2023.03.003
[收稿时间]2022-09-18
[作者简介]邹海萍(1994—),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书画。
[引用格式]邹海萍.图像语言与时代特征:三卷宋摹本《萧翼赚兰亭》作品主题再探[J].艺术探索,2023,37(3).
①
“萧翼赚兰亭”图像是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一名《兰亭始末记》)文本内容创作的系列绘画作品。现
存宋摹“萧翼赚兰亭”图像有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以下简称“台北本”,
图1)、辽宁省博物馆藏《萧翼赚兰亭图》(以下简称“辽博本”,图2)、故宫博物院藏《萧翼赚兰亭图》(以下
简称“故宫本”,图3)。古往今来,围绕“萧翼赚兰亭”图像的疑问和探讨从未停止,本文拟就此三种“萧翼
赚兰亭”图像考察其图像语言与时代特征,再探作品主题。
图1(传)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绢本设色,27.4cm×64.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①唐何延之《兰亭记》(一名《兰亭始末记》)主要记述御史萧翼在唐太宗的授意之下,至越州从辩才处赚取《兰亭序》
的故事。此文有个多版本,《法书要录》本和《书苑菁华》本题为《兰亭记》,《墨池编》本和《全唐文》本题为《兰
亭始末记》。
2023373180
024艺术探索 年 第卷 第期 总第期
图2宋佚名《萧翼赚兰亭图》,绢本设色,26cm×74.4cm,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3宋佚名《萧翼赚兰亭图》,绢本设色,26.6cm×44.3cm,故宫博物院藏
一、画面内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徐邦达认为,辽博本、台北本“大致全是宋人临本”,故宫本“衣纹带方折而多顿挫,其为南宋人作无疑”。[1]63
目前学术界倾向于三件均为宋人临摹,但作品画面细节处有诸多差异,经对比分析,仍能捕捉到一些画面内容
所反映的时代信息。
(一)服饰(幞头与圆领带衬袍衫)
台北本中,萧翼及煎茶执事所戴幞头为方形,具有时代特色。唐前期幞头多为贴合头形的软裹或“圆头巾子”,
约在唐末五代时期,外施漆纱的硬壳幞头出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唐末方用漆纱裹之,乃今幞
[2]13
头。”《宋史·舆服制》亦载:“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