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docxVIP

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

1概况

1.1前言

高喷灌浆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一期土石围堰块球体处理及下游引航道防渗工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一种工效很高的防渗工艺。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关键项目之一,其特点在于防渗工程难度大、工期短、施工强度高。高喷灌浆防渗主要技术难点有水下抛填风化砂和平抛垫底造孔孔壁稳定问题;残积块球体和强风化岩层中的团块造孔难度大,工效低,造孔精度和喷射成墙问题;深槽陡坡段成墙工艺等。为探索在这样的地层解决高压旋喷灌浆难点的措施,保证旋喷成墙工艺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二期围堰防渗工程中顺利进行,同时,通过二期围堰高压旋喷生产性试验。引进较为先进的造孔与喷射工艺,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二期围堰防渗施工前,选择左上接头进行二管法和新三管法高压旋喷生产性试验。本次试验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先后进行了高喷柔性浆材试验、单桩试验、双排旋喷试验、三排旋喷试验、双排旋喷围井试验、三排旋喷围井试验、岩面结合试验、700陡坡模拟试验及仪器配套试验等。本次试验历时3个多月,完成钻孔8960.1m,喷射8215.5m。本文主要就生产性试验进行一些总结。

1.2地质条件

高压喷射灌浆试验安排在二期上游围堰左岸坡部位,主要由风化砂回填层、覆盖层(上部为厚度不等的粉细砂层,下部为冲击砂卵石层,局部含棕色漂石层、块球体等)和基岩组成。基岩强风化层呈两端厚,中间薄的分布状态。左右端最大厚度分别为13.0m和10.0m,其中部分区域存在风化团块、石蛋等。

1.3施工布置

试验区自0+78.58~0+150.08共72.5m,根据孔排距的组合及工法的不同分为10个区,依次为V、IV、Ⅲ、II、I、A、B、C、D、E,另外在轴线下游侧还布置有M、N、X、Y四个围井,其布置见平面布置图,其中V、IV、III、II、区及N、X围井为新三管法试验,其余为二管法试验。

2旋喷试验工艺

试验同时采用了两管法和新三管法两种工法进行。

2.1新三管法

新三管法是以水、气、浆为介质喷射的工法,是在老三管法的基础上改低压注浆为高压射浆,形成双介质高压喷射的施工方法。新三管法的工艺特点是首先用高压水切割冲击原始地层,然后再用高压浆对地层进行二次切割。同时由于浆、

水嘴间距较大,水对浆的稀释作用大大减小。新三管法与原三管法相比,不仅增大了喷射半径,也提高了凝结体的结石率及强度。

2.2两管法

这里介绍的两管法,是在原两管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目前国内流行的以加固软基为主的两管法不同,该工法具有超高压力和大流量、以防渗加固为主,应用领域更为广泛的一种工法,其射浆压力可达50MPa。其工艺特点是直接用浆气喷射原始地层,采用高性能的高喷设备,使射浆有足够的射流强度和比能对地层进行切割、搅拌。由于浆液粘度较大,对地层中小颗粒的升扬置换压密作用明显,因此无需采用高压水切割地层,喷出的浆液不易被稀释,形成的墙体水泥含量大、强度高,对于处理大孔隙地层具有独特优点,是适应较广的工艺方法。

3单桩试验

3.1单桩试验目的

对不同密实度的地层分别进行不同高喷参数组合的喷射试验,探求其相应层位的旋喷桩形态,通过开挖观测其有效桩径、胶结情况及结石强度,寻求不同地层中孔、排距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旋喷生产提供参数及工艺措施。

3.2单桩试验布置及实施

两管法布设在高喷轴线下游侧5~9m范围内,呈梅花状三排布置,孔排距均为2.0m。根据地层标贯度N63.5值的差异,分6组做不同提速和浆液配比的试验。

3.3单桩试验开挖及数值分析

二管法喷射在正常情况下可得出以下结论,开挖出的桩径比较均匀完整。规律性较强。

(1)在提速相同,N值差异大的情况下,保持喷射参数P与流量Q不变,慢速(10~15cm/min)提升最小半径Dmin>1.6m;中速(20~25cm/min)提升Dmin>1.4m;快速(30cm/min)提升Dmin>1.35m。说明在喷射能量达到一定值时.提升速度及N值与最小桩径成反比。

(2)N值相同,提升速度从中速到快速,最小桩径分别为1.4m与1.35m,进一步证实喷射能量达到定程度后,提升速度对最小桩径的影响呈缓慢递减的趋势。

(3)N值在中等范围内不同提速下的最小桩径:中速提升Dmin>1.43m、快速提升Dmin>1.4m。

(4)通过剖切旋喷桩内部直观检查:二管法在能量达到定程度后。成桩直径较大,对喷射有效范围内地层的搅拌及半置换作用比较明显,密实性好。

新三管法单桩开挖后得出最大直径1.80m,最小1.00m,一般1.40m左右;显著特点是大小不均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