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研究.docx

城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城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研究

?

??

?

?

?

?

?

?

?

???

?

?

?

?

?

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在需求结构上,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供给结构上,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生产要素结构上,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来拉动经济增长。

一城镇化创造需求:提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特别强调要以拉动内需为主,实现经济增长立足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开拓,为经济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一)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消费特别是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消费是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循环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否则,正常的经济循环就会中断。这四个环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重要性会有所不同。消费环节的重要性在当代过剩经济条件下,尤为突出。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迈入过剩经济时代,市场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中国的市场表现却不佳,拥有世界22%人口的中国,经济发展却严重依赖外需,在2008世界金融危机中,这一点已经让中国吃尽苦头。这种“抱着金碗要饭吃”的状况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对此,我国于2010年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将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重点任务之一。

(二)城乡差距是内需低迷的重要原因

那么导致我国内需低迷,市场规模无法与人口大国规模相匹配,无法拉动中国经济的原因是什么呢?居民消费率低是表象。居民为什么不消费,主要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其中,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之外,收入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成为消费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居民的需要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有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有购买欲望;第二,消费者有购买能力。只有在消费者既买得起又愿意买的情况下,才会有需求。消费者是否买得起取决于他们的历年积累和收入,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取决于他们的消费水平以及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而目前城乡差距带来的结果是想购买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想买,这一点可以从城乡收入的差距中看出来。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2∶1,现在扩大到3.3∶1。由于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上不去,使得农村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逐渐下降。改革初期,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上是各占一半,2009年下降到30%。农村7亿多人口,消费了不到1/3的商品,城市6亿人口消费了2/3的商品。[1]整体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尚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而城市则处于小康向富裕阶段的过渡,很多工业产品在城市已经饱和,而在农村却买不起,城乡之间消费出现断档。因此,实现农民收入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城镇化。

(三)城镇化是大规模需求的升级过程

城镇化是一个创造需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宏观层面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文化观念的变迁过程,还是微观层面上人口的聚集过程;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个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就业方式、出行方式、居住方式、消费方式、休闲方式、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转变过程。而这一切的转换都会有一个物质化的外在表现,即消费结构的转变。

首先,城镇化是消费人口的集中过程。人要生存,就要有衣食住行,所以,人是消费和需求的主体,人在哪里,需求和市场就在哪里,“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已由1990年22%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镇人口随之快速增长,由2.54亿人增加到6亿人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也就是说,到2030年将有4亿农民进城,中国城镇人口中有一半是农村移民。

其次,城镇化不仅是需求在空间上的简单集中过程,还是一个需求的提升过程,它引发新的需求和增大市场空间。这是因为人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不是为了远行,而是为了梦想,为了提高收入、改变命运、体验文明。对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