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泰伯篇第八;重点篇目(红色需要背诵):
1、2、3、4、5、6、7、8、
9、10、11、12、13、14、16、17;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7.2解读】
恭、慎、勇、直等德行均要以礼为准绳。
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1.13)
“君子笃于亲……则民不偷”,在上者是引导社会风俗的主要力量。风气是由上而下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yù)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祭祀/礼仪方面的具体事务);【8.4解读】
容貌、颜色、辞气是君子所应当重视的,而祭祀的具体事务则可以交给管事的小吏。
君子之要务在修养身心。人的一言一行,形体姿态,待人的脸色,说话的辞气,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对外在仪表的重视是为培养、端正内心情感,这是修身的重要方面。;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jiào)——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解读】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即“不耻下问”,这是孔子所强调的为学态度;
“有若无,实若虚”,强调的是一种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犯而不校”“昔者吾友”或指颜回,“不迁怒不贰过”。;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8.6解读】
君子应为国家、为社会承担重任,忠贞不二。
君子修身的目的不只是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建立起理想社会而奋斗。
PS:“士不可以不弘毅”(8.7)
;拓展链接;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解读】
这是中国从古至今对知识分子自身责任与价值的最高体认。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改造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士”,使之成为社会价值的承担者、道义的弘扬者。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杀身成仁/曾子: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死而后已/孟子:舍生取义
PS:儒家与道家的不同
“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鼓盆而歌”;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8.8解读】
《诗经》社会交际工具:“不学诗无以言”(16.13)
《诗经》社会认识功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7.9)
《诗经》社会协调功能:“兴观群怨”(17.9);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解读】
从根本为政理念上讲,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重视教化,把社会安定的基础放在民“有耻且格”上,这应该说是要使民“知之”。但这里又讲到“不可使知之”,看似矛盾。
通观《论语》,在谈“使民”“使人”的时候,孔子反复强调在上位者应“好礼”“好义”“好信”(13.4)“临之也庄”(2.20),及“宽”(3.26)“惠”(5.16)等,这样说的着眼点是在“使民由之”。
;讲教化,孔子强调使民“有耻且格”;讲使民,孔子强调“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互相矛盾又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将其统一起来有助于理解孔子为政思想。
PS:也可以把此看作历史的局限性。当时教育尚未普及,民智未大面积开发,政权不能放开,故人民不可能大面积参政。“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以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语》背诵篇目-【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docx
- 《论语》默写挖空-【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docx
- 《论语》重点字词练习(教师版)-【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docx
- 《论语》重点字词练习(学生版)-【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docx
-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pptx
- 2《论语·为政篇第二》-【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pptx
- 3《论语·八佾篇第三》-【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pptx
- 4《论语·里仁篇第四》-【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pptx
- 5《论语·公冶长篇第五》-【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pptx
- 6《论语·雍也篇第六》-【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