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新教材隐含知识点及新命题点思考(教师版).doc

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新教材隐含知识点及新命题点思考(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届生物教材隐含知识点及新命题点思考

种群的数量特征

1.(选择性必修2P2正文信息)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同。前者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后者利用了昆虫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原理。前者属于物理信息,后者属于化学信息

2.(选择性必修2P4思考·讨论)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种群数量还受______________等的影响。

提示:不一定出生率和死亡率食物、天敌、气候迁入率和迁出率

3.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种群的什么数量特征?

(2)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什么?

(4)下列几种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使用样方法的是________;适合使用标记重捕法的是________。(均填序号)

①蒲公英②田鼠③鲫鱼④蚜虫⑤跳蝻

提示:(1)①~⑤分别代表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2)迁入率和迁出率。

(3)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4)①④⑤②③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选择性必修2P16正文信息)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________________。

提示: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

2.右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0~t2,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形增长吗?说明理由。

(2)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死亡率相同吗?说明理由。

提示:(1)甲、乙两种群的数量不都呈“S”形增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形增长,随时间的推移,甲、乙种群的数量比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在t2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被淘汰。

(2)不相同。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数量比为1,但是0~t1时间段内,甲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乙种群在此时间段内的竞争中受到抑制,因此甲种群的死亡率较低,而乙种群的死亡率较高,故二者死亡率不同。

3.散居型蝗虫并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释放大量“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方法的设想。

提示: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防止蝗虫的聚集(或使用干扰“集群信息素”接收的化学物质)。

长句特训

1.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苗圃中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2.调查小组发现某种群在2021—2023年λ值较低,其原因之一是该种群中♀/♂的值较低,降低了__________,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出生率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3.小地老虎俗称“地蚕”,是危害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白天躲在表土内,夜间出来取食,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白天调查小地老虎幼虫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要降低小地老虎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取样器取样法用黑光灯诱捕法捕杀成虫

4.捕鱼时要控制网眼大小,只捕捉较大的鱼,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确保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使鱼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快

5.要调查新疆北塔山荒漠草原地带的野驴的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