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集合]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行避开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熟悉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拟事迹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欢迎阅读与保藏。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1
历史长河激流不息,多少人悄然消逝,唯有英雄风姿刺眼夺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好一个悲壮的场面,这是岳飞遭奸臣秦桧的迫害临死前的写照。他明知自己将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下,可是他镇静自若的面对,只留下天理昭昭,天理昭昭。的绝句。壮怀激烈,莫等闲,臣子恨,何时灭。靖康耻,犹未雪。你只能抱有缺憾离开这个没有盼望的王朝去天堂看看奸臣单道的国家如何的灭亡。
八千里路尘与土傲骨以赴好一个毅然决然,当你得知国土正被无耻的北蛮子侵略,你不顾一切抱有收复失地,迎还二圣。决心去带领岳家军去实现远大抱负。你不惧怕北蛮子的威猛,你运筹帷幄,百战不殆。最终收复了失地。你不计功名,对于一路上的艰辛,你无怨无悔。你的付出是宏大的。对国家的爱是真正无私的。此情,赛过月光皎洁;此爱,要比那初酒还浓烈。八方风雨云和月,保国土。未曾歇,掬一片丹心,朝天阙。银甲青衣,马长啸;万里孤月照北虏,燎原何以为家;赤胆为国头颅抛,铁血火中烧;桴鼓沙场丹心照,而今国耻仍未雪;红颜两颊,粉红笑嫣;心怀男儿志,巾帼英烈用血刻诗篇。精忠报国,定当流芳百世。赤胆忠心,定当载入史册!愿你刺眼的感动,让人感慨万分!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2
小宣扬员——石宝芹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据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峻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常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头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扬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扬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斗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觉了共产党的传单,马上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终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终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勇敢就义年仅16岁。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3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消失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伤,他强忍痛苦,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迟疑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静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生命化为永恒……
董存瑞拉响炸药包后,战友们只能看到一堆破裂的水泥、砖石,他们徒手扒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零碎的骨肉、衣服残片……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永驻人间。
1954年,隆化县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中掩埋的是一块楠木牌,在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闻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这个陵园后来几次扩建,现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成为了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4
英雄,是历史巨人,更是人民心中的丰碑……
北京密云县,有一位英雄母亲。她的丈夫和6个孩子,全部为国捐躯。
这位宏大的母亲叫邓玉芬。
邓玉芬是个倔强的女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兴盛,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个儿子。
好日子还没有熬到,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在邓玉芬的家门口,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挽救国家、挽救自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