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盛开伤花中
医基础理论
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
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
: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
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
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
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
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
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
《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
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
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
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
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
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
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
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的图书目录
第2版编写说明
第1版编写说明
绪论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四节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精
第二节气
第三节血
第四节津液
第五节神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藏象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五脏
第三节六腑
第四节奇恒之腑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
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第五章体质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第二节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病因
第一节六淫
第二节疠气
第三节七情内伤
第四节饮食失宜
第五节劳逸失度
第六节病理产物
第七节其他病因
第七章发病
第一节发病原理
第二节发病类型
第八章病机
第一节基本病机
第二节疾病传变
第九章防治原则
第一节预防
第二节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第2版)》试题参考答案
向左转|向右转
请问,中医基础理论笔记那本书好呢
我们学校用的是孙广仁编的,没什么图的,不过老师既然用了,
自然有道理的吧
求助几篇医学或护理学相关书籍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行为医学》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
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
门多学科领域。
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
用范围广,目前,行为医学的研究已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
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心理学、疾病防治、医
学教育、中西医结合、医学哲学以及健康教育等领域。
行为医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
个方面:
一是健康行为。
如充足休息和睡眠,适度运动等。
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
二是异常行为。
包括饮食、吸烟、酗酒、致胖等不良习惯行为;包括这些行为的
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