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docx

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

?

?

贾佳吴娟

摘要: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它是指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大学音乐学科课程学习之后,可初步形成一系列与大学音乐学科相关的核心素养。科学化、系统化地测评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反馈测评结果,以此来指导大学音乐课程教学,无疑会对青年学子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观察原则,其次,深入探讨了完善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具体路径,包括:一、明确核心素养测评原则;二、优化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评价体系;三、构建起多元适宜的评价维度。

关键词: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1.前言

随着当前时代的变迁,教育正在朝着多元化、终身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也正式“扬帆起航”,不断督促我们对教育本质进行重新审视,不断推动我们追问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核心素养也随之被提出。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就需要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相互融合,绝对不能出现“去学科化”的现象,要逐渐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音乐是一门可将来自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聚集在一起开展心灵沟通的世界语言,一直以来都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音乐教育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列入到了大学教学体系之中。让大学生来学习音乐,并不只是为了增强其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更要要让大学生能够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而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它是指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大学音乐学科课程学习之后,可初步形成一系列与大学音乐学科相关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等,培养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既可彰显出学科特色,又可达到育人效果[1]。科学化、系统化地测评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反馈测评结果,以此来指导大学音乐课程教学,无疑会对青年学子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进行研究。

2.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观察原则

2.1可感——音乐特性的感受程度

音乐是一门专注于听觉的艺术,若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未能够立足于聆听之前提,那么则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能纸上谈音;学生唯有通过听觉感知到音乐的存在,才可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与其它的五官相比,听觉的感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具体听了多少内容、是不是真心聆听进去等等都难以在第一时间内向音乐教师反馈。当然,音乐教师可以学生的主动反馈或信息技术措施作为载体来对学生的聆听状态进行洞察,但必然会对学生聆听的连贯性与专注度造成较大影响,很难做到全身心沉浸其中,也难以对音乐千变万化所带来的魅力予以全方位地感知。毋庸置疑,若音乐教师在学生听赏时,不断地去打断学生的聆听过程,让他们多去注意一些特定的关注点,那么最终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很差,测评工作也会浮于表面。感性的最好体验在于感受,不同的感受需要让音乐来作为触发器,这也正是“感于物而后动”的诠释。青年学子在大学音乐学科课程中所获取的感受实质上也是其增强音乐素养、开展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审美能力,有鉴于此,大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务必要强调“可感”,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特性的感受程度。

2.2可知——音乐原理的理解深度

古人对于“知”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他们认为可知之事物,则可做到脱口而出。虽然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知道的含义,但并不可将其完全等同于知道。“知”实质上是人在增强思维能力或学习知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学生对音乐的“可知”程度会对其后续的音乐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音乐是通过声音为载体来向学生的耳朵进行传统,组合了多种音响材料,但是音乐并不等同音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绝对不是单纯地去辨识声音,而需要结合音乐的原理维度去学习音乐、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学生在知道事物的过程中,必然会与感受相伴而行,以此来更好地增强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力。例如,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模仿能力或音感能力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可在不借助乐谱的基础之上模仿弹奏一段音乐或者演唱一首歌曲,听众的感官也较佳。但如果学生一直都是停留在模仿层面,那么长期以来,必然难以对音乐多维的内在关系进行掌握,也肯定不会出现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

从目前来看,大学音乐教育早已成为了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美,也让美有了更加悠久的生命理想,对美的传承也被譽为“美育”,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形成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美育体系。2018年1

文档评论(0)

135****71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