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驱动的文言文深度学习策略.docxVIP

基于问题驱动的文言文深度学习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基于问题驱动的文言文深度学习策略

?

?

龚佑琼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资源,教出言与文的内涵,让学生深度参与,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问题驱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本文从“问题驱动”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具体的问题为抓手和助推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其深入思考和讨论,促进其深层体验的形成,从而助推文言文的深度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问题驱动;教材资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文言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文言文语言的凝练性和言语表达的古今之异,加之当今白话文作为主流表达的社会现实,使得现在的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主动性和兴趣难以激发,学习的效果当然不敢奢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受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以解决具体情境问题的任务驱动”的思维模式启发,笔者在实践中,尝试采用问题导向来化繁为简,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引发他们深度学习。

一、在“情”处设疑,打通人性的共鸣性

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都是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其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文言文的教学,如果仍然只是当作常规的古文来教,只是急于解决字词的梳理和句子的翻译,只是追求语法的巩固和句式的讲解,为考试而学而记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文学是人学,记载的是人的生活、劳动、爱情、官宦、科举、征战和漂泊思亲等常见的内容。文章表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跳动,演绎的一场场动人的悲欢离合。时空转瞬即变,人的性情和感情却是非常稳定和持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师要从人情和人性的角度去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只有走心,“走进”古人的情感现场,去设身处地地体会古人的喜怒哀乐,才可能深度思考,理解文本。

如在《陈情表》教学中,面对“李密以亡国贱俘的身份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帝提出暂不做官的不情之请,最后能成功说服晋武帝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大家争论不休。笔者创设了以下问题:

假如你是晋武帝,你最想从李密这里听到什么话?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学生本来只是局外人的身份,突然跳转到一个非常特殊的万人仰慕的皇帝的角色,一下子点燃了沉睡已久的热情。强烈的代入感和角色转换,使得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激烈的讨论,他们轻而易举就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不论李密陈述的道理“以孝治天下”是多么充分,不论李密的身世是多么的悲苦,不论李密提供的解决办法“先尽孝后尽忠”是如何完美,其起决定作用的只在于晋武帝对李密态度的思量和权衡。李密何等聪明,全文400多字,“臣”字就出现了30次之多,可表忠心;其二是大呼“皇恩浩荡”,用“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晋武帝传达自己的“结草之情”,可见知恩;再者,他主动出击,主动袒露自己的胸怀“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可谓真诚;更甚至,不断降低自己卑贱的身份,处处让晋武帝明白自身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害怕,进一步打消了皇帝的疑虑,可说用心。总而言之,“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大旗固然固若金汤,但更为重要的是李密字里行间表现的知恩报恩、真诚坦荡和忠心耿耿,还有诚惶诚恐的态度打动了皇帝。一道有匠心的题目,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消除时代代沟,让课堂生发思维的火花。

二、从“大”处设疑,增强问题的引领性

文言教学知识点多,跳跃性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若能提纲挈领地创设主问题,即引领全局的大问题,抓住文章主要脉络,带出与之密切关联的其他问题,以此辐射全篇,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最短时间分清主次理顺结构,达到深度把握课文的效果。如课文《郑伯克段于鄢》言短意丰,人物众多,事件复杂,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难度。教学中我们不妨从标题切入,这个标题言本身就是一个串联全篇的问题,笔者开篇简洁明了地抛出了课文主问题:

如何理解標题《郑伯克段于鄢》的丰富内涵?

为了更好地解决主问题,可以将主问题细化为若干细小具体问题,搭建好思考逐层深入的台阶。具体问题如下:

1.就人物关系而言,郑伯与段是兄弟关系,为什么在称呼上是“伯”与“段”?兄弟俩为什么要打仗?(设计意图: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和人物关系特殊的背景)

2.就历史事件而言,“克段于鄢”,他们二者打仗了吗?文章只有“段入于鄢、公伐诸鄢”八个字写这场战争。八个字写了战争而且战争都打完了,打仗前大量的文字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设计意图:把握核心人物郑伯形象和文章的剪裁

文档评论(0)

153****7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