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索.docxVIP

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索

?

?

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索

一、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发展和定位

建筑环境学是1998年专业调整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设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课程共同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平台。然而仅有建筑环境学课程能反映该学科的本质特点,因此该课程被定位为唯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

随着专业的调整,相关学校都开展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项目研究,其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综合来看,绝大多数教改都是针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共性问题进行探索[1-8]。如项目式教学、论文式考核、科研兴趣小组式教学等在各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课程学时、学期安排、学生人数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建筑环境学课程的自身性质和各学校学生的培养特点相结合,来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建筑环境学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独有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建筑环境学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涉及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是一门跨多学科的边缘科学[9]。许多内容在教学中只能浅尝辄止,或只能就比较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性内容进行讲解[4]。另一方面,建筑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建筑声环境和建筑光环境等内容,其大部分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应避免科普性教学,要与该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实践应用等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学生理解并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关键。

建筑环境学课程最初是在清华大学1997年创建的人工环境学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重庆大学于2001年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1999级学生首次开设该课程,选用清华大学朱颖心教授主编的《建筑环境学》一书为教材。该教材从1998年的第1版发展到现在的第3版,课程性质已基本明晰,教学内容也得以充实。重庆大学建环专业每年招收6个班,约200人左右。建筑环境学课程开设于大三第1学期,即大学第5学期。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基于建筑环境学课程自身性质和特点,重庆大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二、基于建筑环境学课程特点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关系的体现

建筑环境学课程是学生真正接触建环专业实质性内容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它将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可以说,建筑环境学是学生初步宏观认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一个窗口,是正确运用暖通空调等专业技术手段的基础[5]。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是激励学生热爱该专业的重要契机。重庆大学建环专业的课程计划将建筑环境学课程安排在大三第1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课程。但是由于这三门课程包含大量的纯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仍然较懵懂。这门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开始学习暖通空调、冷热源、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和相关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因此,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应该实现两个关联:一方面需要将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建筑环境的营造中,另一方面也应将建筑环境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专业课程所指导的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使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该课程的知识。

《建筑环境学》教材第二章建筑外环境内容的讲解,需要与暖通空调课程中空调室外设计参数,以及建筑外环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关联起来。第三章建筑热湿环境中各种传热传质形式及其计算方法,需要让学生将传热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其中;同时建筑热湿负荷形成的原理与后续暖通空调课程中冷热负荷的计算也是对应的。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同样需要传热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其应用则体现在暖通空调课程中室内设计参数的确定上,正好为后续课程内容做了铺垫。在讲解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和第六章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基础理论时,应将空调和通风设计中的净化与气流组织设计结合起来,以体现其基础作用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的“加法”与“减法”

建筑环境学是专业调整后新设置的专业基础课,部分内容在专业课程中也有体现。因此,教学中适当的“减法”可以避免重复,节约有限的课时。同时为了突出建筑环境学课程作为专业技术手段的基础关联作用,而且建筑环境学的有些知识本身就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补充该学科的最新知识。但是,如何“加法”与“减法”必须充分考虑学校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安排和具体内容。

人们有超过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人们对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