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6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docx

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6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陶罐和铁罐》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展现了谦虚与骄傲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及其带来的不同命运。教材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角色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当学会尊重他人,保持谦虚的态度。该故事不仅语言优美,情节紧凑,而且寓意深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素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复杂情节和深刻寓意的理解尚需引导。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词汇基础,能够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然而,对于如何通过具体对话和神态描写来深入体会人物性格,以及如何将寓言故事的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通过默读、标注、分享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朗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当学会尊重他人,保持谦虚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通过具体对话和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寓言故事的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理解并认识到谦虚与骄傲的不同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对比,导入新课

教师行为:

展示PPT:屏幕上出现三篇课文题目《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三篇课文的题目,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它们都是两个事物对比的题目。”

教师总结:“非常棒!这些课文都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事物来讲述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陶罐和铁罐》。”

学生行为:

观察PPT,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陶’是什么意思?”

学生:“‘陶’是用土烧制成的器皿。”

教师:“很好,那‘罐’呢?”

学生:“‘罐’是盛东西的器皿。”

教学意图:通过对比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初步感知陶罐与铁罐的材质差异。

二、检查生字词,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行为:

出示生字词卡片:“骄傲”、“奚落”、“谦虚”、“和睦相处”、“光洁”、“朴素”、“美观”。

领读生字词,纠正发音。

提问:“谁能用这些词语简单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生行为:

跟读生字词,尝试用词语概述故事内容。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骄傲’这个词在故事中形容的是谁?”

学生:“铁罐。”

教师:“那‘奚落’是什么意思?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学生:“‘奚落’就是嘲笑、看不起。铁罐嘲笑陶罐易碎。”

教学意图: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同时理清故事脉络。

三、抓住人物神态、语言,聚焦人物性格

教师行为:

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默读2-9自然段,找出对话并画出体现性格的语言和神态。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小组讨论。

师生共读第一组对话,教师示范朗读,注意神态和语气的变化。

学生行为:

默读课文,找出对话并标注。

小组讨论,分享发现。

跟随教师朗读,模仿语气和神态。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扮演铁罐,学生扮演陶罐)

教师(傲慢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学生(谦虚地):“不敢,铁罐兄弟。”

教学意图: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神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并学习通过朗读表现人物特点。

四、知晓结局,领会寓意

教师行为:

回顾故事结局:“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是怎样的?”

展示铁罐的课外资料,说明铁罐并非完美无缺。

提问:“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齐读原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引导讨论:“联系生活,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

学生行为:

回顾故事结局,思考寓意。

阅读课外资料,了解铁罐的局限性。

讨论并分享个人感悟。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为什么陶罐能够保存下来,而铁罐却消失了?”

学生:“因为陶罐虽然易碎,但它不会生锈;而铁罐虽然坚固,但容易生锈。”

教师:“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正视并珍惜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不足。”

教学意图:通过回顾结局和讨论寓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学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关注特点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