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到读:汉语阅读的发展障碍.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3

从听到读:汉语阅读的发展障碍

戴方文

“听”和“读”同为语言的输入,但“听”明显先于“读”而发展,两者在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会“听”,但不一定会“读”,或者说“读”的理解不如“听”的理解透彻。同样,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会“说”,但不一定会“写”,或者说“写”的没有“说”的生动和深刻。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口耳相传的口头语言在向以文字符号为基础的书面语言转换过程中,在许多方面存在一些障碍。正是这些障碍,造成了儿童阅读与写作的困难。我们把这种困难称作书面语言阅读和写作的发展性障碍。

这里所说的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心理学的概念有所不同。心理学的发展性阅读障碍一般是:具有正常的智商和受教育机会以及学习动机,没有明显的神经和器质损伤,没有情感障碍,没有注意障碍,在标准阅读测验上的成绩低于正常读者两个年级的现象。(彭聃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本文所说的发展性阅读障碍主要指个体书面阅读水平明显低于口语听讲水平的情况,在预设条件上与前者一致。阅读教学只有帮助学生有效克服这种障碍,才能在已有的言语发展基础上,高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书面语言系统对阅读构成的发展障碍。

阅读是读者借助文字符号与作者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与口语会话比较,有所不同。文字符号是对话的媒介,诉诸人的视觉而不是听觉,不识字的人和没有掌握书面语言系统的人无法完成这种对话。

那么,文字和书面语言给学生的阅读发展造成了哪些障碍?

汉字对阅读发展的障碍

与口头语言诉诸人的听觉,借助语音通达语义不同,书面语言的文字首先诉诸人的视觉。初始阅读必须将视觉文字转换成听觉信号,借助言语发展的基础方可通达语义,所以幼儿通常以听故事代替阅读。就汉语而言,只有当阅读发展到一定水平,文字识别达到音形义一体化以后,“以形达义”才变为可能。在阅读发展的一定阶段,借助语音和字形通达语义的可能是并存的。因此,在儿童阅读发展进程中,识字是从口头语言习得到书面语言学习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障碍。

汉字主要是一种表意文字,以形赋义是主要特点,所以汉字字形历来就是学习的重点。形与义的互动即“以义记形”和“以形识义”,常常成为主要的识字方法。研究表明,在字义通达方面,借助字形通达语义稍晚于借助字音通达语义。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字形是作为语素这一级语言单位影响汉语阅读成绩的。(McBride-Chang,2003)因此,立足于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汉字教学,应该把汉字放在词语语境中,辨析作为语素的汉字的意义,以此增进学生的语素意识(语素意识是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独立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字不离词”有其科学依据。

汉字学习的难点在语音而主要不在字形,因为表意文字相对缺乏表音线索,而语言首先是以声音作为物质载体的。若以发展学生书面语言的接受(阅读)能力作为识字教学的重要目标,则应该注重语音意识的培养。语音意识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它指的是个体对口语中声音结构的理解、判断与运用,包括对音节、押韵、首音-韵脚、音位的感知和理解。(任萍、徐芬,2005)多项研究证明,与其他因素的预测相比,语音意识对儿童后续阅读的发展水平具有更加稳定有力的预测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语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阅读的发展水平。(lonigan,2000)传统识字教学以韵文(如《三字经》等)和诗歌(便于语音识记)为载体,在大量的语音识记中,(此时不一定通达意义)发展了儿童的语音意识,为后来的阅读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我们知道,字义或词义的理解是一个长期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幼儿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在成年后会经历许多变化。因此,识字教学期望音形义同步发展是不现实的,旨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识字教学应该强化语音积累,突出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长期的诵读和朗诵训练,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意识,为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有余,朗读不足,几成通病。事实上很多不懂的地方只要再读一读就会明了。

识字教学只有有效克服字形、字音两重障碍,才能发展起儿童最初的认读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

阅读中词义理解的障碍

人们在阅读中是如何理解一个词的具体含义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学问题。特雷斯曼认为,学会了语言和阅读的人,都有一个心理词典。这个词典由许多词条组成,每个词条都包含了与这个词对应的词的语音、写法特征和词义特征,其中词的意义特征占据中心位置。对于单个词的认知,科勒斯(Kolers)认为,读者是直接从词的书写特征通达心理词典中词的意义的,特别是对于非拼音文字(如汉语)来说是这样的。高夫认为,心理词典中的词义被提取,有两个线索:语音线索和词形线索。多数表音文字借助语音线索通达词义,汉语也有类似的通达途径,这一过程必须以口语理解的词语

文档评论(0)

183****76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