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届广东省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
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
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
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
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
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
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
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
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
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
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
“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
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
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
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中,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
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道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
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
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
的慰籍。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
如如南南宋诗人宋诗人赵蕃赵蕃的理解的理解和发挥: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
恶销(刻画,描写),故遣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
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
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佛
虔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
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
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
(摘编自周裕错《宋代诗学通论》)
材料二: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
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
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
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
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
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
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
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
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
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
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
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
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
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
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
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
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
和生活方式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一级 Lola and the King 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 品质工程教学课件.pptx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一年级上册册数学知识点.pdf VIP
- 《聪明的牧羊人——欧洲民间故事精选》名著导读课件.pptx VIP
- QBT 2578-2002 陶瓷原料化学成分光度分析方法.docx VIP
- 《葡萄酒葡萄酒》课件.ppt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教案含情景引入核心素养word版.docx VIP
- you and me(君と僕) 松井佑贵 吉他指弹 吉他谱.pdf
- 非急救转运协议书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