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第1页

第七章文学接受

一、基本概念

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

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

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是整

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

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

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

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接受美学及其之后

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

顾客。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

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

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

的结构机制。“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

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

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

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

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

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

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但是,当读者阅读的作品

超出或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兴高采烈,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

了其审美经验,拓展了其的期待视野,为自己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

4.(阅读前的)素养储备,语言接受能力、生活体验、文学艺术修养

5.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在接受动机的驱使

下,读者调动相应的全部主体力量展开对文本的接受行为。

审美动机;娱乐、消遣动机;求知动机;

受教动机;借鉴动机;批评动机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第1页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第2页

6.审美感受,(文本的阅读与文学形象的重新建构)指读者在阅读文本、重新创造艺术形象

的同时,对重建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感知、领悟和欣赏。

文学审美感受的独特性:文学的媒介——语言符号;不及物性:不能直接诉诸可

视形象,需要读者在理解语言文字符号之后进行想象。;承载理性和历史性。

7.审美评价,从感受到评价:审美感受生成感性的文学形象体系——→审美评价是对作品思

想性、艺术性、审美价

文档评论(0)

131****83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