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合关系研究.docx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合关系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合关系研究

?

?

贾吉明

摘?要:通过运用核心能力惰性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互促共生理论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竞合机理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互促共生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垄断惰性思维方式,从外部促进商业银行的变革,有助于与商业银行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升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商业银行应借此机遇进行转型升级,主动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展开竞争与合作,构建互促共生的金融生态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竞争合作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理论机制

(一)核心能力惰性理论

HannanTM和FreemanJ(1977)认为,组织往往会抵制变革,尤其是当这些变革涉及到组织的核心特征时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MarchJG(1991)认为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会使企业形成路径依赖而抵制任何剧烈的变革。企业核心能力的惰性表现在对现有知识的迷恋,并没有因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久而久之,企业掌握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就成为企业的劣势,企业拥有的成功经验最终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长期努力积累的结果,需要长期的时间成本,也就是具有巨大的沉没成本。当新兴知识出现的时候,企业原先的投资价值会减少,但是在沉没成本约束的条件下,企业也很难放弃原先所掌握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进而使企业产生惰性。垄断类企业缺乏创新的原因在于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惯性依赖。由于创新本身带有不确定性,垄断者没有动力进行创新,新的竞争者比垄断者愿意支付更大的成本进行创新最终成为垄断者。

(二)企业间网络理论

Williamson(1991)认为企业间网络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间的第三种组织形式,表现为不同企业之间的协作并获取共同收益,构建了企业之间的内部资本市场。杨瑞龙、冯健(2003)将企业间网络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组织模式。企业间网络的精髓在于互利共赢,合作是首要前提,但也不排除企業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往往在某一业务领域展开合作,而在其他业务领域又进行着竞争。企业间网络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卢福财和周鹏(2006)认为企业间网络是实施合作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在网络内部,不同知识类型的企业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彼此之间可以吸取对方的知识。企业在知识运用方面的效率会提升,可以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权威组织,也可以将决策权力传递给掌握核心知识和能力的部门。

(三)互促共生理论

金融共生理论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的,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金融共生是指规模和性质各异的金融组织之间、金融组织与各种企业之间、金融组织与区域经济之间在同一共生环境中通过交互式作用实现和谐发展,达到包括金融组织在内的整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达到了区域金融生态平衡。在经济关系中,表现为经济共生体中的参与者自身发展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和净利润的增加,共生体中各个要素都会对共生能量产生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开放、包容、协作、共享”思维使其与商业银行共生发展成为可能。冯锋等(2013)认为共生关系是共生单元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互有益处的关系。彭迪云和李阳(2015)认为从共生理论视角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组合可以产生强力的共生效应。邱峰(2013)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以提升服务水平并加强风险管控能力。

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优势对比

(一)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优势

一是服务客户的能力:由于技术水平和渠道广阔,互联网金融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覆盖长尾人群,以客户为导向提供碎片化、即时化的服务。二是创新能力: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新兴互联网金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勇于创新,能够容忍失败,从失败中寻找经验。三是技术应用水平:具有领先的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互联网金融利用这些技术在获客和授信方面优势明显。四是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机构基本没有物理网点,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较低的人工成本。互联网金融具体业务优势体现在:第一,在B2C及C2C支付、小额转账领域。第二,可以向资信相对较差的客户提供服务。第三,在电商平台、代销或直销领域。第四,服务个人年轻客户群体。

(二)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优势

一是资本实力:商业银行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资本保障能力。二是线下网点优势: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掌握着包括物理网点、ATM和POS等几乎全部的线下渠道,商业银行的线下优势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三是强大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交易结算中介,掌握着众多品牌企业资源和大量的个人客户资源。四是“金融专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