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深的诗人,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产生的。田园诗寄托了作者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它的诗朴素自然,情味隽永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生活艺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TM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322-01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陶渊明的艺术成就主要在诗歌,其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第一人,陶渊明开创的国园诗最为集中的体现了他的诗歌艺术特色,用最简单、最鲜明的词来概括,就是: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田园诗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他开创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真实体验为他写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作了铺垫,从而奠定了陶渊明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不朽的地位。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使自己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在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更反映了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诗歌的形象中融入深刻的哲理,使平凡的素材、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陶渊明的诗中充满了自然之理。既有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有他对生与死的超脱认识。就像他在《时运》其一中所写“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消。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了清晨在山村的所见,描绘了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他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在同一时空相融合的。而《挽歌诗》其三是他将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形,“荒草”、“白杨”、“严霜”都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结尾写到“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现了他对生与死的超脱认识:人皆有一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

以他率真的个性在诗里表现得比较突出。既使是点染几句田园风光,也是他质朴真切的感受,使人既领略田园景色之美,又能看出他高尚的人格和率真的作风。如《归?@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归真返朴”。“归真返朴”,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在艺术上,作者用白描手法,真实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的生活场景,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直率坦诚,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执著地探索着人生的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更是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那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高远幽深的艺术境界,丰富的田园诗歌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历代有成就的诗人无不在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受到他的艺术熏陶。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袁行霈校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

【3】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