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与游离: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研究.docx

嵌入与游离: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嵌入”与“游离”

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研究

?

?

徐敏余富强

摘要: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是海外华文教师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形成了“嵌入”与“游离”两种主要的生存策略,且呈现出“游离”增强的样态。两种不同策略是新生代为应对复杂的局势、华校的地方性质和管理措施、家庭角色而采取的方式。同时,他们通过与华文的关系定位、同辈群体的参照、自我期待来获得生存的动力和相对稳定的社会联结。他们的生存策略既是自我和家庭的选择,又是特定地方社会及华文教育共同生成的产物,还是其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态度。

关键词: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生存策略;嵌入;游离

:C951:A:1674-621X(2021)05-0059-11

一、问题的提出

海外华文教育是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程。目前,全球大约有2万多家华文学校,几十万从事华文教育的教师[1]。华文教师则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培育者和践行者。在“一带一路”沿线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他们对促进我国国际文化交流具有深远意义。随着老一辈华文教师“退居二线”,华裔1二代、三代甚至四代所形成的青年群体正走上海外华文学校的讲台,成为海外华文教师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第一代华文教师出生在国内,从小学习中文,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掌握一口流利的中文。与他们不同,新生代华文教师生在海外,长在海外,大部分既接受所在国学历教育又接受华文教育。尽管目前海外华文教师构成日益多元化,但华裔教师仍居主体。若没有他们,当下和未来的华文教育将如何传承下去?如果说华文教育一直面临着师资、经费、生源“危机”[2],那么这其中的行动者是基于何种考虑以及怎样成为华文教师的?他们如何处理职业与生活?为何师资又成为华文教育“危机”的因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关注新生代华裔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成为透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

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缅甸地理位置独特,与中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由于缅甸与云南地理接壤,所以缅甸的大部分华侨华人来自云南,总数估计超过200万人,而在缅甸的华侨华人总人数约为300万人,约占缅甸总人口的5%,祖籍主要是云南、福建、广东[3]。语言是中缅两地民众沟通的桥梁。华文教育则是中华文化在缅甸传承和延续的主要途径。缅甸华文教育在复杂多变的政治体制中经历了曲折过程,形成了非官方性质的特殊处境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近年来,尽管新生代华文教师已然成为缅甸华文教育的主要力量,但师资问题依然是困扰缅甸华文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教师的生存状况及应对方式更成为师资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其他国家的华文教育情况各异,但师资同样是绕不开的问题。因此,透过缅甸这一个案,对于深入理解新生代海外华文教师的成长,透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海外华文教育发轫于华侨华人的海外迁移和流动,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国家的华文教育由于住在国的政策、华文教育的性质、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缅甸华文教育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早期的私塾教育向华文教育、从非正规向正规再向非正规转变的过程,并以补习班的形式出现[4]。1962年,奈温执政之后,缅甸华文教育进入了沉寂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慢慢复苏[5]。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缅甸的逐步开放及华资进入[6]、华人经济、华人社团的发展,缅甸华文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华校、教师、学生的数量都有了较大程度地增长。

目前,学界关于缅甸华文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整体性视角和专门化视角两类取向。整体性视角大多从面上探讨华文教育历史和现状,包括区域差异、教学模式、制约因素、师资、经费来源等,以便更好地把握缅甸华文教育的概况。如:林锡星等学者认为从整体上看,缅甸华文教育表现出区域性的发展差异,即上缅甸要好于下缅甸[4-5][7]。在现状研究中有的还关注到教师教学水平不高,队伍断层、流动性大等现象明显[5][7-8]。邹丽冰认为制约缅甸华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其“非政府”性质,即政府对华文教学表现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使得华文教育处于“夹缝”境地[9]。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区域上聚焦东枝、腊戌等[10-11]地区,但研究内容上仍集中关注当地华文教育的概况。专门化视角从更为具体的某个面向来深入探讨缅甸华文教育。刘权透过对华人社会地位的关注来分析社会地位与华文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华文教育是当地华人建构集体意识、加强团结的工具,是一种能动性的实践[12]。李春风从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出发,指出老年段、青壮年、少年段的华人母语认同在情感和价值上存在差异,进而提出好的本土华文教师是母

文档评论(0)

135****35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