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赋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研究.docx

区块链技术赋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区块链技术赋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研究

?

?

唐衍军黄益蒋煦涵

【关键词】区块链;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审计;常态防疫;跟踪审计

F239.44?A?1004-5937(2021)17-0150-0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家立即启动财政应急预案,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捐物进行支援。防疫救灾物资和应急救助资金筹集、发放、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为政府审计的积极介入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随着疫情反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推进阶段。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1],做好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物资和捐赠款物的审计监督再次成为政府审计的重大政治责任[2]。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区别于常规审计的公共性、突发性和及时性特征(郑石桥,2020),对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以区块链技术的政府审计赋能作用为视角[3],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并优化应急救助资金及防疫救灾物资审计流程(朱智鸿,2020),进一步探索突发公共事件审计能力提升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审计能力的现实需求

重大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给经济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政府审计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实时介入,对应急救助资金及防疫救灾物资进行实时监督并提供专业建议。因此,除天然具备公共性、突发性之外,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更有着鲜明的及时性特征。确保审计工作及时开展、提高证据获取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突发公共事件审计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一)確保审计工作及时性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与常规审计之间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前者更强调审计的时效性与及时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特点,审计部门来不及开展审计前的调查工作,更没有充裕时间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李翼恒,2012)。如果严格按照常规程序实施审计,就不能及时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责任履行中的问题,从而可能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造成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实施机制的建立处于探索阶段,系统的整体架构尚未建立,各项制度设施尚不完善,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传递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审计工作在及时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工作,往往要求审计相关信息能够传递顺畅,以使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内部工作相协调,形成左右配合、上下联动的局面。由于应急审计程序制定方面的滞后性等因素,很多确定的工作原则无法落实,被审计单位人员配合度不够,审计人员也无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审计方案,造成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时效性与及时性不足。

(二)提高审计证据获取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涉及到政府部门以及部分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对象及相关方的主体众多,给审计证据的获取带来困难。如在对防灾物资购买及资金使用的审计中,由于物资采购渠道较多、事发紧急,有些零星的采购就较难获取正规发票,可能造成审计书面证据的不足。实物证据较容易获取,但存在证明效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检查、观察、查询、调查等方式取得的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可靠性差及证明力不足的缺陷更加明显。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往往范围广、金额大、时间紧,加之审计工作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审计过程对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身体素质、判断能力等都提出了很大挑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审计过程中,除了侧重于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采购分配等财务方面的审计外,还可能遇到医疗管理、物流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专业问题,甚至涉及到资金分配、资源整合、优化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影响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适当性的判断。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公共性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对审计证据获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传统审计方式下的审计证据收集工作往往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审计人员需要手工翻阅凭证、查找资料,分析证据适当性后固定审计证据。但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突然爆发,一段时间内出于防疫的需要对人员流动进行限制,现场审计难以实施。审计人员不能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一些原本需要复印存档的纸质文档,多数都要通过扫描、传真等方式进行传送和查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捐赠物资的管理,存在着筹集接收、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风险[4]。如果被审单位私自改变救灾物资的用途,并且在提供相关资料时缺乏配合,则审计工作的难度将大大提高。重大公共事件突发、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之下,审计人员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辅助,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此外,由于应急防疫物资采购和接收单位大多临危受命,救灾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追踪机制不完善,只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才能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应急救灾物资规格不符等情况进行追踪,在救灾物资存在性与否方面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