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满意度调查分析.docx

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满意度调查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满意度调查分析

?

?

张毅潘丽陈兰何兴望

农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关系到农业的整体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来源息息相关。现从传统的种植业思想、农业技术以及农业市场等方面研究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表现满意度不高的相关问题。

一、罗甸县主要农业收益的现状

贵州省的特殊地貌,導致贵州的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过并不影响贵州省农业产业的丰富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供给方的改革推进,人民政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推出许多高效益取代低效益的农作物,最为典型的就是火龙果代替玉米。

(一)玉米近几年来的利润

由下表可知,2011年以来,玉米种植收益的急剧下滑,从2015年末净利润开始为负增长,甚至2017年玉米亩产净利润低至-134.18元。相对以前而言,玉米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已大幅度降低。因此,人民政府下调玉米种植面积,并提倡种植高效农业。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扶贫。

(二)火龙果的发展

罗甸县于2001年成功引进火龙果种植项目,通过对火龙果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六年内罗甸对火龙果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已先后培育出“紫红龙”、“粉红龙”和“晶红龙”等优良品种。自2007年大规模推广以来,种植面积从1800亩发展到现在的6.45万亩,已成为贵州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在贵州12万亩火龙果种植面积中占53.7%,在全国60万亩种植面积中占10.7%。近几年来,罗甸对火龙果种植也越来越来重视。为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动火龙果的种植。该县净利润连续几年都成正比上升。人民政府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政策得到一定的开展,成功实现引领大部分农民用高效益的火龙果代替低效益的玉米。

二、罗甸县玉米种植面积下调引发农民满意度不高的表现

村干部对农业调整政策不给予重视,施办不严格,使其执行落实各项政策不公正,加强了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的满意度不高。当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进行低保补贴,如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等。村干部在执行过程中,优亲厚友、营私舞弊,农民看后对政策缺乏劳动积极性,因此,农民就会表现出有碍于农业调整的行为。通过实地走访,大致了解到农民心中满意度不高的表现有思想上和行为上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思想上:失去动力的源泉,内心劳动积极性缺乏。另一方面,在行为上:一是对人民政府的改革及村领导的引导不积极给予响应;二是视人民政府农业改革政策于无物,坚持种植低效益农作物;三是外出务工,使土地荒芜。

三、罗甸县玉米种植面积下调引发农民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对于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该地区存在一部分人不愿接受,认为种植其他农作物没有经济保障。导致玉米种植结构的转型遭到一定阻碍,从而也阻碍地区经济发展。从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下调满意度不高的角度开展调查,通过文献研读和实地考察方法,得出以下四个原因:

(一)观念陈旧

目前,部分种植户甚至基层干部对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之农民种植玉米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认为种植玉米有最低生活保障,不愿接受新型农作物。对于该方面人民政府提出相应的补贴政策,村民仍不愿去尝试新型农作物的种植,认为新作物没有前景或时机不成熟。

(二)技术没有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该地区一是基层专业队伍在该领域科学技术极为缺乏,专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如今农业专业技术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三是地区人民政府对该领域科学技术人员的投入不足等。缺乏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专业技术体系不够完善。且农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农业设备水平低,再加贵州地形导致的耕种土地土层薄弱,从而降低了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进一步严重阻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三)资金问题

一是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扶持,如农业科技人员的费用、设备费用等;二是地貌因素,很多种植基地都远离公路,运输成本便成一大难题;三是交通、水利、物流等配套设施运作困难。因此,农民筹资困难,以致出现资金瓶颈严重制约农业改革,普遍存在农业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各类融资渠道不畅,国家、省的涉农资金整合不够完善,农民投入农业中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导致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新型农作物发展的客观因素之一。

(四)单纯的“私人包办”

由于浓厚封建思想、技术、资金等原因,影响农民的自主性,使得一些私人企业进行了土地的承包垄断。他们从农民手里承包土地,享受着人民政府的相关经济补贴政策。土地被大量承包,使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中年妇女和老人失去其原本的生活生产资料。外出务工没有相应的技术和技能,在家务农又没有多余的土地供其生产。以上

文档评论(0)

189****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