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互联网+德育模式.docxVIP

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互联网+德育模式.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互联网+德育”模式

?

?

周建秀

【摘要】“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了学校教育一盏明灯,也给我们带来科学的德育,让我校“三五德育”体系变得更加系统。结合“互联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德育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微信等通信工具,建立高速、便捷的德育育人模式,打破德育过去单一保守的形式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为快捷和紧密,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家校共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三五德育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我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理念。在我校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校情,诞生了以“以三五德育实践活动为第一载体”的“三五德育”体系。而如何在“三五德育”的视域下关注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开展德育,则是德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核心方向把握不准,导致德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教育行为比较片面、随意,知行难以合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产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中学德育中,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助于改善“德育难和繁”的现状。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借助“互联网+德育”拓展其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英文词是“Key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而不是“全面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的是学生,其内涵可以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道德人生的基石;关键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智慧人生的基石。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生成性,凸显的是素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既是“核心”。它可以生成、影响和带动紧紧围绕在“核心”周围的一些其它素养。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实施过程具有开放性,不排斥其它素养的进入。“互联网+”拓宽了德育的领域和素养的界限,能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其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存在缺少对其它素养的关注的现象,也不会导致作为完整人的素养的残疾。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时,不必纠缠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而是通过互联网,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拓展其它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互联网+德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网络“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互联网+德育”可以弥补德育的片面性,提升家校沟通的高效和便捷性,也解决了教师在德育上的随意性。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时,我校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网络“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利用互联网、电脑端和手机微信端,构建德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把学生、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每天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学校通过德育信息化平台进行记录,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功能,点对点地把学生行为记录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每天也能动态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行为。由于信息传递的公开和透明性,教师在日常德育管理中,会改变以往德育的随意性,提升自身的德育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三、利用“互联网+德育”,把我校“三五德育”和核心素养有机整合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德育和核心素养深度融合,以提升德育育人水平。

(一)核心素养校本化

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要素来看,都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关联。原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成尚荣说过:“学校是否应该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呢?在我看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的理解、转化,形成校本化的表达,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养。”因此,在领会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转化,着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校德育落实的行动方案,以彰显校本特色。

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探索出一些适合学校校情的德育理念,这些德育理念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文化沉淀的,从而形成了本校的德育特色和深厚的德育文化。这些特色和文化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7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