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新进展.docx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新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新进展天津市人民医院ICU田卓民

真菌感染是目前临床很常见的疾病,但许多医生不认识。既使在临床上遇到(如从各种细菌学检查报告得到的信息),对其治疗不知所措。鉴于对此类疾病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在此,我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问题,稍加详尽的论述,供感兴趣者参考,更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1.真菌1.1概念

真菌属微生物范畴,基本形态为多细胞丝状分枝(菌丝)及孢子。按感染类型分类,可分为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病原性真菌:真菌本身具有致病性,致浅部真菌病(各种皮肤癣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皮下组织及各脏器的真菌病)。条件致病真菌:本身不致病,如存在于口腔、肠道少量的孢子或空气中的孢子,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吸入大量孢子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正常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并发生形态学改变,形成菌丝体,释放毒素,破坏组织产生疾病。

1.2真菌分类:

1.2.1形态分类:

单细胞真菌,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不产菌丝,包括酵母菌和类酵母样菌。酵母菌是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如新型隐球菌,而类酵母样菌以芽生方式繁殖,其不脱离母细胞的延长芽体称为假菌丝,亦称假丝酵母菌即为各种念珠菌。

多细胞真菌,呈丝状,由菌丝和孢子组成,主要是霉菌如曲霉、毛霉菌等

双相型真菌,即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状,此两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而互变,如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等。

细菌样真菌,如放线菌、诺卡菌属

1.2.2侵犯部位分类

浅部真菌:侵犯角蛋白组织如甲、毛发、皮肤角质层表面的癣菌以及粘膜的念珠菌。深部真菌:多由于外伤所致,可由许多种真菌引起。系统性真菌:侵犯粘膜、皮下组织、内脏的真菌。

1.2.3致病性分类:

(1)致病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常有地域性分布,受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完整,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

(2)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通常情况下,毒力低,对正常人群不致病,往往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丧失了正常的上皮屏障功能时发生的感染。主要有隐球菌、念珠菌、曲霉、毛霉菌等。在深部真菌病中,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占主要地位。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途径:

外源性感染:,如吸入:外环境(空气、尘埃、土壤),白色念珠菌(鸟禽和哺乳动物排泄物),隐球菌存在鸽粪中,曲菌孢子存在于动物皮毛、旧书籍、废料中,经呼吸道吸入。食物医务人员的手

内源性感染:人体正常菌群(如白色念珠菌),由于某原因导致菌群失调而感染(肺),内源性感染播散(血行)。

3.侵袭性真菌感染3.1定义: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侵犯无菌组织并经病理学或菌定量(10万/1克组织)证实。真菌血症(Fungemia):自血培养分离出真菌。播散性真菌病:同一种真菌自血源传播侵犯多个非邻近

器官。系统性真菌感染:为一类由真菌引起的,侵犯深部脏器和/或血液的严重感染。3.2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3.2.1基础疾病:

主要指糖尿病、肾脏病、肝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血液病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常见念珠菌、曲霉菌感染。恶性血液病的毛霉菌感染率高,有报道,在255例肺毛霉菌病中,恶性血液病占35.5%;在艾滋病者中,念珠菌感染占85-90%,隐球菌感染占10-15%,曲霉菌感染占1-6%。急性肝衰竭者,念珠菌感染率93.8%,曲霉菌感染率6.2%。许多发展中国家,爱滋病忠者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仅次于结核性脑膜炎,为第2位最常见颅内感染。

3.2.2抗菌药物应用:

一般认为,用药时间7天,联合用药种类≥3种,即可引起真菌感染。据报道,94%念珠菌引起的菌血症曾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78例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资料显示,应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三代头孢菌素、泰能,用药时间平均5.2天后,发生的真菌感染占同期感染的60.9%,其中,白念感染占60.6%。

3.2.3.侵袭性操作技术

留置深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尿管及各种引流管等,使皮肤屏障保护作用受破坏,血管上皮损伤,即增加了念珠菌附着的机会;营养液输入促进念珠菌生长,一般认为,深静脉导管留置48h,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以念珠菌属为主。

3.2.4.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机制:抑制炎症反应,减弱吞噬细胞功能,稳定PMNs,溶酶体膜,阻止酶的释放,使细胞体液渗出减少,延缓纤维形成及创伤修复影响淋巴细胞结构与功能,抗体生成减少,宿主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抑制了干扰素的生成和活性。多见于器官移植及恶性肿瘤患者。在器官移植者,真菌感染率高,念珠菌和曲霉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如1998年,美国器管移植的真菌感染率分别为:肾移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