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济角度的感悟.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朝经济角度的感悟--第1页

唐朝经济角度的感悟

(一)农业

建唐之初,即高祖武德年间的大部分光阴,虽然王朝处于征战中,

但盛大气象已现端倪,已经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唐太宗,继位的

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由于隋末的战乱,土地荒无,人口锐减,针对

这种情况,唐太宗实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政策,发展生产,他坚持实

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休养生息,奖励农耕。由于唐太宗采取了发展农业生

产的措施,很快医好了隋末战争的创伤,使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经济

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书有载:“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

不备粮,取给于道路焉”。首见戴叔伦的《女耕田行》:“乳燕入巢笋成竹,

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中国古代的农村社

会一般是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形式,诗中所写的这一农家,实际上在当时农

村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和普遍性,一方面说明男人被招募从军,另一方面

说明农业生产的需要。颁行轻徭薄赋,奖励垦荒的经济政策对头,大大激发

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农民急于采用“持刀斫地”初民时代刀耕火种——畲田

的方法大面积的垦殖土地“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

卧木”。正如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都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繁忙和农民的繁重。又如王维的三

首,《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说的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给农民们带来了早春的活力,他们纷纷走出

家门,开始了春耕的准备工作,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

察看泉水的通路;《新晴野望》:“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表明正值农忙

时节,农家都全部出动到田野里紧张地劳作的情形;《渭川田家》:“斜阳照

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中既有放牧的牛

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的牧业景象,又有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的养殖业景

象,还有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的农业景象,

唐朝经济角度的感悟--第1页

唐朝经济角度的感悟--第2页

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到盛唐农业的繁荣。文献中记载唐初田地荒芜的很多,

后来逐渐垦辟,至天宝年间,许多高山深谷地带也开垦出来,垦田面积达八

百五十万顷。粮食亩产量也有增加,盛唐时期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虽然人

口增加,但人均占有粮食,由西汉时的400斤,上升到700多斤。天宝八年,

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青州、齐州一带,米价最低时每斗才五文。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盛唐时期水利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兴修水利设

施,疏浚河渠,山乡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管理发展农业生产,排灌农

禾。看李群玉的《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

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其六)》:“东屯稻畦

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描述当地

雨水充分,涧水不竭,人民得以蓄水概田,致使稻米丰产,人民生活较为丰

富的情景。据史实记载盛唐时期的重要水利工程有一百六十多处,遍布于黄

河中下游之南北,南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般渠塘,可溉田数百顷,如开元

时在文水(今属山西)所修甘泉渠等,溉田数千顷,在彭山(今四川眉县)、

文档评论(0)

130****6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