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第1页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的第2课时,根据

物质类别研究氮的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相互转

化,并以工业制硝酸的生产原理为载体,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设计含氮化合物的转化,以此构建合成化学物质的思维模型,提

升“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最后探究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

害和NO的生理作用,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

响,有意识地渗透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对本节的

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及其

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

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

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其情景

素材建议为:“雷雨发庄稼”;氮的循环与氮的固定;工业合成

氨、工业制硫酸(或硝酸);氮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氯气、氨

气等泄漏的处理;酸雨的成因与防治;汽车尾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第1页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第2页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NO与O反应、NO与水反应等性质,

22

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

2.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

任感。

3.了解NO的生理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物质的思维。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研究氮元

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

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

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

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

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

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

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

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

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的巨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第2页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教学设计--第3页

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

践活动。

教学重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注射器、NO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多媒体播放党的二十大关于粮食增产的新闻报道。评:关注祖国

的各个方面,点出思政元素

【过渡】粮食的增产离不开化肥的使用,作为重要的一种化肥,

氮肥是如何生产的呢?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