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5篇)--第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
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
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
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
器进
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
强弱、
长短不同的音。(木鱼、碰钟)(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
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
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第1页共18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5篇)--第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5篇)--第2页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
音乐作
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
段,初
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9首。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
作。
3.识读乐谱
第2页共18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5篇)--第2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5篇)--第3页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
低。
2.即兴创造
(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
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墨动物美术教案.pdf
- 膜阻力分析_原创文档.pdf
- 我和谁过一天小学生作文范文7篇.pdf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pdf
- 《教学系统设计》试题三.pdf
-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答案5.pdf
- 老年小组社会工作案例.pdf
- 卷行天下语文周测卷七自然科学探索答案高一.pdf
- 2022年南京工程学院公共课《C语言》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pdf
- 军工产品设计方案模板.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