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看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pdfVIP

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看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看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

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透视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魏论文,透视论

文,龙门石窟论文,艺术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

参考阅读下载。在魏晋南北朝文艺美学的研究中,关于南北美学与文艺精神的交融是一个难

题。最典型的问题是:北朝石窟艺术的秀骨清像、风神潇洒,何以与南方的玄学与佛学精神

之美如此契合?李泽厚先生最早在《美的历程》第六章“佛陀世容〞中提出:“今天留下来的

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当时作为整体的中国一代的精神风貌。〞

【1】(P115)而南朝的美学精神是当时的主流。但此书并没有对这个结论做出具体的论证,

尔后的相关论著也大都付之阙如。如果不能从学理上证明南北审美文化交融与北朝石窟艺术

精神的关系,那么魏晋南北朝美学与艺术的研究始终无法前行,可能陷入独断论的泥淖之中。

本文以北魏龙门石窟为中心,依据现存的相关文献与文物遗迹,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

冀推进此方面的研究。一、龙门石窟的文化溯源龙门石窟的文化源头,与洛阳的特殊形态直

接相关。北魏龙门石窟,是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石窟寺开凿

的重点。其佛像造像、供养菩萨和供养人的形象都已经由云冈石窟中雄浑粗暴的键陀罗式和

凉州模式等北方少数民族格调一变而为崇尚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审美情趣。洛阳作为中原

文化的集聚地,有深厚的积淀和内涵,在北魏时期又受到南方文化的泽溉,风雨沧桑,历经

陶染,为北魏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奠定了根底。在此,我们以洛阳为中心来探讨南北文化在这

一时期的交汇、升华。洛阳地处中原腹心地带,自西周初年开始,就被认定为“天下之中〞,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使得它在历朝历代中都处于都城或经济、军事重镇

的地位。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洛阳的文化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发展。曹魏时期,

曹丕称帝亦建都洛阳。魏正始年代,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与清谈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的

显学。他们所开创的“正始之音〞融合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文化,建构了魏晋风流的精

神渊薮。西晋统一后,许多南方名士入洛,使洛阳文化注入了南方文化因素,陆机、陆云兄

弟以及顾荣等江南世族名流的迁入,更使南北文化交流呈现出新格局。西晋南渡,士族名流

南移,洛下之风泽被江南。魏晋时期驰名的玄学清谈,便是以洛语为“正音〞,金声玉振,

琴瑟相和,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东晋迁于江左,时人每提及洛阳,便有“寄人国土,心常

怀惭〞之感。《南史谢恂传·》中谈到:“(王彧)尝与(谢)孺子宴桐台,孺子吹笙,彧自起舞,

既而叹曰:今‘日真使人飘摇有伊、洛间意。’〞【2】(P529)伊洛玄风在东晋乃至南朝遗韵犹

在。而洛阳在经过五胡乱华时期的萧条之后,到北魏时重新振兴。魏孝文帝积极学习汉民族

文化,将洛阳深厚的历史底蕴重新恢复。东晋南朝的士族们秉承着优秀的汉文化继续发展。

对于谁代表了汉文化的正宗,南北方各持有自己的观点。北魏杨炫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

卷二“城东景宁寺〞条记载了这样一那么发人深省的故事:洛阳青阳门外孝义里北是车骑将

军张景仁宅。张景仁是会稽山阴人。北魏正光初年(公元520年)随同萧宝夤归入北魏。永安

二年(公元529年),萧衍派主书陈庆之送北海王元颢入洛阳僭称帝位。张景仁在南时与陈庆

之有旧交,便邀其至家。当时的司农卿萧彪、尚书右丞张嵩、中大夫杨元慎、给事中大夫王

眴都在座。陈庆之醉酒之中讥笑:“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秦朝玉玺,

今在梁朝。〞【3】(P105)杨元慎正色反驳:“江左假息,僻居一隅……礼乐所不沾,宪章弗能

革……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

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4】(P105-107)杨元慎将江左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语言

风俗、历史等细数了一遍,认为洛阳原为中原文化正统,而南方那么是蛮野之地,对于江南

文化不屑一顾甚至鄙夷。杨元慎的义正词严,让陈庆之无言以对。后来陈庆之回朝之后,“钦

重北人,特异于常〞。他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

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

翼,四方之那么,如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5】(P108-109)

他在北地看到的是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因此对北方的看法发生转变,“羽仪服式悉如魏法,

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6】(P109)。杨元慎是中原士族,

文档评论(0)

153****32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