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探索--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例.docx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探索--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例.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探索--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突出了主题教学的理念。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主题教学理念,探索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课程目标。主题教学理念在上一轮课程改革中已经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关注。当时为了适应课程标准(实验稿)构建的“模块+专题”课程体系,许多老师尝试探索以知识专题为依托,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即主题教学模式,并形成了“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的操作框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专家徐蓝、朱汉国教授明确界定了主题教学的概念: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主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教师在充分地将教材知识内化为教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构建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新的教材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笔者认为,专家对主题教学概念的界定,延续了上一轮课程改革对主题教学特征的共识,即主题引领、统整教学内容和探究学习,同时体现出本轮课程改革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倡导的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理念,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以“大概念”教学思想

深化教学主题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是“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里的“大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选择和建构课程内容所依据的核心概念,或者说是历史概念体系中的属概念(上位概念),例如体现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内忧外患”“救亡图存”“探索”“近代化”等;二是“大观念”,即课程目标包含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等,例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及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观念。从以上设计理念看,“大概念”可以看作“主题”的上位概念。“大概念”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方式,形成基于新课标的统编教材文本。在教学实践中,凝练教学主题的步骤可以先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炼“大概念”,再从教材文本中提炼历史概念(种概念、下位概念),最终在大概念与具体历史概念的逻辑关系中形成教学主题。例如:“国家制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中一个重要的大概念。国家制度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制度建设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要放在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下来抽象评判。其中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中国古代以官僚制度为特征的国家制度在这一时期的继承与创新中走向成熟。这个“大概念”在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得到体现。本课教学内容选择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其中科举制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三省六部制是“朝议”的发展,反映了官僚政治的成熟;两税法的实施虽是补救之举,但开始了中国赋税制度史上从“税丁”转向“税地”,是国家治理的智慧,所以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凝练为“中国古代国家制度走向成熟”。

二、以“大单元”教学思想扩大教学内容统整的范围和视野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单元”教学思想得到重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明确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对高中教学来说,大单元教学思想有更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单元”教学思想扩大了主题教学内容统整的范围和视野。“大单元”是“大概念”的知识载体,吕立杰教授曾总结了承载大概念的单元有三类:显性、半隐性和隐性。就高中历史课程来说,必修课程是通史体系,课程标准规定了时序性的教学内容,但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核心概念,属于半隐性主题的单元。教师需要对这种半隐性主题的单元进行二次课程开发,根据课程理念和单元时代特征,确立大概念,围绕主题统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开展主题教学。仍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例:本课所处的《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一个时序性单元,把三国至隋唐的历史发展融入一个单元,但其中的第5课、第6课分别叙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序性明显,而第7课、第8课则分别是制度专题和文化专题。这种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构成了一个长时段,展示了一个从动荡到稳定再到动荡的历史循环,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具体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课,师生的视野不能仅停留在隋唐的短时段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