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第1页

想当年风流年少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认为

易文化孕育了中医,并与之相伴相通。儒家的中庸思想丰富了中医治疗和药方制剂原理。道

家是中医养生理论主要的思想来源,佛家的慈悲平等的观点对医德的构建起到补充作用。中

医在古代文学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与传奇中医之间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发展

成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中医古代文化哲学养生诗词

【正文】

中医是诞生于华夏大地的,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科学。纵观其的发展的漫漫历程,就

像一位风流的少年郎,一举手一投足,莫不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暗香。所以,想学好中医

就必须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常识有所了解。

易文化与中医

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中提出了气的观点和阴阳的概念。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宇

宙的本原,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万物均是阴阳两分,又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中

属性。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中医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不懂阴阳,勿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

中医。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引领作用。可谓是百学之源,诸子之宗。

而易医更是紧密相关,易为中医之本。

中医与周易的这种关联,历来被医学家所重视,从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

帝内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易》学之间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药王孙思邈也在他

的《备急千金药方》中写到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

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

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

医。”

到明代张介宾写成《医易义》一书,便形成了独特的医易学。易经中本身就有一些零散

的中医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医学思想,而《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学说,更是全部贯穿于中医学

之中。如张介宾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2.儒释道与中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地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第1页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第2页

吸收其他学术的理念和精髓。而其中,儒释道三家对中医的影响尤为深远。

2.1儒家与中医

儒家的“中庸”,与中医的“阴阳平衡”

不偏不倚谓之中庸。儒家深知过犹不及,所以凡事讲求一个度,合适最好。而这种调停

平衡的“中和”观点,恰好是中医所需要的。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合,无论哪一种过于激烈,

都会伤身。

阳盛”或“阴盛”相当于“过”,“阴虚”或“阳虚”相当于“不及”,“过”与“不及”

都将产生疾病,要阴阳平衡,无过也无不及,才是最佳的身体状态。同样的表征,同样的疾

病可能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儒家主张出世入仕,在朝野之中,过刚易折,过柔又被人欺辱。一个人出色的士人,应

当是左右逢源,温和风雅地达成自己的政治理念的同时,又能明哲保身。就像药分三品,上

品中药应当药效平和,徐徐图之。

2.2道家与中医

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中医的“天人合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

自然密切相关,要保持生产活动地顺利进行,和自身生命的健康长久,就必须仿效自然。

文档评论(0)

132****93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