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docxVIP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特点。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主题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斗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大权独揽活动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其次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11月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5月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底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5年5月

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公平的“中日民四条约”

走上帝制之路

1915年10月

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1915年12月

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护国战斗

背景

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概况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结果

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进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

2.统治表现

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

张勋复辟

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

护法运动

(1)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势就任国务总理,但其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1917年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了格外会议,打算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进行护法运动。1918年失败

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随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2)中国劳工为协约国一方取得成功作出了贡献

主题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和新文化运动

一、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工业的进展

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舞民间兴办实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殊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表现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快速进展

影响

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行忽视的社会力气

2.社会生活

背景

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

表现

(1)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2)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生疏到过去的陈规陋俗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背景

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共和政体遭到破坏,人们对失败缘由进行反思

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展

思想

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专制和愚昧束缚着国民的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2.兴起

(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北京高校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

3.内容

拥护“德先生”(民主)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拥护“赛先生”(科学)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见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提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

4.影响: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达标检测

1.1916年,革命先驱李大钊给友人挥毫泼墨写就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赐予这10个字新的含意,“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革命抱负与志向。由此推知,李大钊“妙手著文章”的目的应是()

A.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B.宣扬革命救国理论

C.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D.批判资产阶级文化

2.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称:“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胡适意在()

A.宣扬文艺复兴 B.提倡白话文

C.弘扬传统文化 D.反对旧道德

3.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为转变此局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学问分子掀起了一场运动,史称()

A.保路运动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