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及践行改革探究.docx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及践行改革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及践行改革探究

?

?

马爽张铁华时晓磊

摘要:基于学科竞赛深入探究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论述了高校学科竞赛开展情况和学科竞赛运行问题的归因分析,从优化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和创新思维训练团队培育模式、构建学科竞赛活动保障机制和创新思维训练平台等方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思维实践与探索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029-02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学科竞赛是训练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1]因此,基于学科竞赛深入探究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以某学院为例,问卷调查、体系构建和运行反馈等方面研究显示,自2012年以来,该院积极组织参与全国性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学科竞赛”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大学生通过这一训练体系,不仅能够拓展专业知识,还能延伸实践技能要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优化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和创新思维训练团队培育模式,构建学科竞赛活动保障机制和创新思维训练平台等方面,深入探讨依托学科竞赛这一载体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一、大学生学科竞赛开展情况

以某学院为例,自2012年以来,学院组织参与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如“盼盼烘焙食品杯创新竞赛”“康师傅杯大学生创意大赛”“‘互联网+食品仿真模拟竞赛”“蛋品科技竞赛”等,荣获全国性荣誉13项,校级荣誉27项。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势头发展十分迅猛,这不仅使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更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待整改的问题。

二、大学生学科竞赛问题归因

虽然学科竞赛开展顺利并取得显著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调查主要针对三类人群,即未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正在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以及已经参加过学科竞赛并结题的同学分发了5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本问卷分别针对大学生对学科竞赛认知程度、兴趣方向、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分类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并采用SPSS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源于高校大学生对学校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学科竞赛项目组成员之间以及与导师之间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突出表现为缺乏完善的学科竞赛运行体系的建设。[2]

(一)缺乏创新思维培养体系建设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利用课堂进行实验锻炼并巩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占的比例最大,约有63%,利用业余时间和学长学姐及导师进行实验的比例相当,分别为20%和21%,通过自身参与学科竞赛获取专业技能知识所占的比例较小,为5%。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获取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而大部分高校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方式仍然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此外,教学方法沿袭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很多专业理论知识拘泥于书本上一成不变的旧知识、旧理论和旧技术,立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法赋予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由此可见,随着当今社會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满足这一客观需要,更无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缺乏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经抽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受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影响。从“教”的层面,高校教学的开放度不够。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一味追求课时量,而对课程质量无量化指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体地位,无法赋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在实践过程中,课程内容陈旧老套,无法给予学生创新的动力。从“学”的层面,高校大学生依托教师过分严重,创新意识淡薄。就低年级本科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对于专业性知识及其拓展知识认知了解渠道较少,对专业研究方向认知不彻底,高校人才培养处于迷茫期。就高年级本科生而言,面对就业升学的压力,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无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年级本科生对创新思维培养的认知度不够,学生在保证完成日常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忠于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忽略了创新思维训练过程的重要性,这也使高校人才培养处于断层期。

三、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

(一)注重科学化的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和创新思维训练团队培育模式

一是领导重视,导师负责,培训扎实。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指导教师团队。制订学科竞赛运行和指导工作方案,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竞赛技能依托实践教学平台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竞赛指导工作。[3]

二是管理规范,保障到位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