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中β-淀粉样肽的变化.docxVIP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中β-淀粉样肽的变化.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中β-淀粉样肽的变化

?

?

【摘要】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代谢改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60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血液中可溶性Aβ1-40及Aβ1-42的水平。结果AIS患者血清Aβ1-40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而血浆Aβ1-42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1),血液中Aβ1-42/Aβ1-40及总体Aβ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过程中存在的β淀粉样肽蛋白(β-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表达上调以及相伴随的短暂Aβ水平变化,可能是脑急性损伤和灌流不足的结果。

【关键词】β-淀粉样肽急性缺血性卒中阿尔茨海默病

【】R446【】A【】1672-5085(2014)24-0197-02

β-淀粉样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特异性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正常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只存在微量可溶性的Aβ,其中以Aβ1-40为主,Aβ1-42仅占一小部分(5-10%)。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支持AD发病与脑供血不足有关,但有关AIS患者血液中Aβ水平变化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还少有报道。基于此,本试验设计测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年龄相当的正常人血液中Aβ1-40和Aβ1-42的水平,试图揭示Aβ代谢与AIS的相关性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缺血性卒中在AD发病中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60例AIS患者和60例年龄相当的正常对照分别来自本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AIS由两位高年资神经内科医师根据ICD-10诊断标准共同诊断。入组患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上,发病时间48小时以内。所有被试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样品准备取肘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液分别装入有抗凝剂(2%EDTA抗凝)和无抗凝剂的聚丙烯管中,在-80℃贮存备用。

1.2.2检测方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Aβ1-42及血清Aβ1-40浓度。

1.2.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软件包(SPSSforWindows,version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各组血液中Aβ的平均浓度(-x±s),应用Student’stest进行了各组均值的T检验。P值小于0.05被认为有显著意义。

2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Aβ1-40水平较正常照显著升高(p0.01),而血浆Aβ1-42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1),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中Aβ1-42/Aβ1-40及总体Aβ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1)。另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期(发病第12天)血液中Aβ1-40浓度和Aβ1-42浓度分别较发病初期(发病2天以内)无显著变化(P>0.05)。

3讨论

文献中指出在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卒中等脑血管病中存在着血脑屏障损害[1],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卒中,存在大量神经元和轴突(索)的变性和坏死,因而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Aβ从中枢向外周转运增加、自身酶解和胞内运输障碍,加之兴奋毒性等机制参与使APP表达总体上调(尤其是淀粉样肽源途径)。在我们看来,目前我们资料中展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过程中APP表达上调(尤其在淀粉样肽源途径)以及相伴随的短暂Aβ水平变化,可能是脑急性损伤和灌流不足的结果。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在体内过多的Aβ可能会沉积在脑的中动脉和小动脉的中层和外膜。可溶性Aβ通过增强内皮素依赖的血管收缩来直接影响脑血管活性[2]。另外,有学者发现在动物模型中,神经元损伤后,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APP表达上调,因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也会影响Aβ的生成[3]。

低水平的Aβ对AD(Aβ1-42)和血管性痴呆(Aβ1-40)具有保护作用。Aβ1-40是血管壁淀粉样物的主要成分,它更具血管活性,可以改变内皮结构和脑血管功能,也能直接发挥细胞毒性[4]。尽管沉积于血管壁的Aβ来源并不十分清楚,但研究证明脑血管的淀粉样变性是以Aβ1-40在脑血管的沉积为特点的,而且它是包括脑叶出血和认知功能损伤等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原因[5]。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测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中Aβ1-40和Aβ1-42水平。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大门——尝试研究APP代谢改变与缺血性卒中以及其它一些共同经历兴奋毒性过程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Reference

[1]Trysberg,KinaH?glund,ElisabetSvenungsson,KajBlennowandAndr

文档评论(0)

天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