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联考试题.docVIP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联考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5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留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晰,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运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是一门求道的学问。但是,什么是“道”?记忆中古代圣哲所讲过的“道”,似乎是很遥远、很玄妙、很高深的。但是,我们也会发觉,中国的圣哲曾经很亲切地告知我们,国学所讲的“道”是很平实、很常见、很简易的。儒家说:“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家在回答“所谓道,恶乎在”的疑问时,确定道“无所不在”。佛家说:“担水劈柴,无非妙道。”原来,“道”是很平实的,它原来就是我们日用常行的规则:“道”是很常见的,它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道”是很简易的,我们每时每刻的生命实践就是“道”。所以,“道”是可以追求的,而且必需有“道”,我们的生命实践才获得永恒的意义与价值。

原来,国学是古代中国人创建出来的学问与价值,他们留下的国学典籍与文献,不仅仅是要告知我们什么是道,更加重要的是要告知我们,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识道、体道、遵道,最终达到与道为一的目标。所以,国学之道就是我们今日讲的国学实践。学习国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国学、以使自己与道为一的过程。古代中国人思索、信仰、体认天道,但是中国人体认的天道,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的某种外在实体,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日用常行、喜怒哀乐的生活世界之中,是一个参天地、赞化育的生活实践即生命活动过程。

由于中国的国学传统更为关注主体实践,而并不特殊在意应如何论述客观世界是什么,故而国学的最重要特点不是说明世界是什么,而是告知我们应当怎样做。可见,中国传统国学具有显明的实践性的特色。《论语》记载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而孔子的诸多回答则不是概念和定义上的,因为他回答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定义“仁”的概念,而是希望身边的弟子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去实践仁。学生求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仁”的学问,而是如何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去实现“仁”,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社会、国家的生活中去实践和完成“仁”。

中国传统国学的特色、优长,均是体现在实践方面。国学重视学问教化,其教书始终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学问教化的目的是做人、做事。所以,指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实践,一直是国学的根本。由于中国传统国学具有实践性的品行,故而先哲给我们谈学习国学的方法,就是要求将国学的求知与实践统一起来。孔子最早提出了“学”、“思”、“行”,荀子提出“闻”、“见”、“知”、“行”,而《中庸》则系统地提出了“学”、“问”、“思”、“辨”、“行”,其实它们最终均可以简化为求知、实践两个基本环节。将躬行实践作为国学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环节,强调教学过程与生活实践过程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教学过程论中最显著的特色。

(摘编自朱汉民《国学之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是一门求道的学问,在体认什么是“道”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可以获得永恒的价值。

B.国学的学问与价值来自于国学典籍与文献,也在于人们的日用常行、喜怒哀乐之中。

C.《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回答学生什么是“仁”的事例说明,孔子更留意于“仁”的实践。

D.要学好国学就要把求知与实践统一起来,只有在实践中去求知,才能很好地把握学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了国学中古代圣哲所讲的“道”,突出了“道”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关系。

B.文章论证了今人在学习国学的过程应当留意的问题,要在生活中到处关注“道”的实践。

C.文章在论证上逐层深化,引领读者通过相识“道”而更深化地相识传统国学的特色。

D.文章论证了中国传统国学所具有的显明的实践性特色,对于学习国学具有指导意义。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所引儒释道对“道”的表述尽管不同,但其所包含的“道”的意义却有相同之处。

B.学习国学事实上是-一个在生活实践中识道、体道、遵道的过程,学国学不只是学学问。

C.从孔子让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去实现“仁”来看,国学中的“仁”应归于实践层面。

D.学问教化的目的是做人、做事这一国学传统,确定了当今的国学教化也应留意生活实践。

(二)好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3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