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
?
物理教学中的思维调控是以发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心理品质为先导。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通过对思维的适时调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景,调控思维,激发创新愿望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社会的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促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因此,尽可能要创设真实的情景。真实的情景能揭示新的事实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创新愿望。
1.1创设物理情景。这种情景的创设,可以是几个实验活动(占多数),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学生的调查或小制作等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获取各种信息,以供思维加工。因此教师应适时调控学生思维,从而激活思维。具体做法是:暗示学生:我是否看清了物理情景?我获得哪些信息?还有哪些问题急需进一步弄清?我是否能建立起了一幅关于情景中的物理图景?等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教学时,可用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未知世界进行探索。
实验1(演示):让金属块和一张开的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让学生观察现象,暗示学生:你看到什么?你获得什么信息?由此得出“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结论。教师强调指出这个结论与某些生活经验相符。
实验2(演示):让金属块和团紧的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现象,暗示学生:你看到什么?你获得什么信息?从而得出结论:同时落地。
这两个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入手,使他们很快想到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缘故,但心里并没有对这一现象给予确认。此时还需及时进行实验调控。
实验3(演示):抽去“钱羽管”中的空气,观察无空气阻力时物重不同的物体下落情况。“钱币”和“羽毛”同时下落,这时学生才深信: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物重决定的。这个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相违,此时学生的情绪反映强烈,思维活动被引到了高峰。
1.2努力营造思维情景。教师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氛围,使师生交流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具体做法是:凡学生经过思考能得到的东西,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超过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思维“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而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猜疑和猜想,欢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争论,在相互协作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激起创新的意识和愿望
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可通过讨论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用力推木块,木块就运动,停止用力,木块就停止;用力推自行车,车就运动,停止用力,车就停止。“概括”出“力是产生运动并维护运动的原因”(教师的“观点”)。要求学生讨论(同意或否定教师的“观点”),并要用实验或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通过上述提问,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观点”是正确的,例如用力蹬车,车就运动,停止蹬车,车就停止。此时教师不能加以否定,而应鼓励:你的观点与我完全相同,再听听别人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以蹬车为例,停止蹬车,车还能运动好长一段路程,车之所以停下来正是受阻力作用的结果。手推木块,由于木块受阻力作用而停止运动,如果没有阻力,它还会运动下去。此时结论已呼之欲出。于是教师继续引导:正因为受阻力停下,若没有阻力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很多学生想到“斜面小球”实验)从而推翻教师的观点,最后结合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共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心理学家希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指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指成功与失败。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心态准备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最大动力。可以说情景的创设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主动启动思维、激发创新愿望的好方式。让实际的东西留在学生心中,再让学生从自身的体验出发,这样的教学使得师生共同进步,双方受益,乐在其中。
?
-全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电网改造的特点及其常见问题分析庾红军.docx
-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docx
- 刍议生命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docx
- 疼痛控制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观察.docx
-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行业营销方案.docx
- 一种铁屑回收车的设计.docx
- 浅谈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教学过程研究.docx
- 九型人格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docx
-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护理.docx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二中教学现状研究.docx
- 2025年江西省德兴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2025年山东省招远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有答案.docx
- 2025年广东省罗定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推荐.docx
- 2025年湖南省沅江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完整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新泰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附答案.docx
- 广东省罗定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完整.docx
- 2025年福建省南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推荐.docx
- 2025年浙江省奉化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推荐.docx
最近下载
- 六年级数学《圆的对称性》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生成果及点评.pdf VIP
- 高低压变配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pdf VIP
- 变电站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分级护理制度》课件.ppt VIP
-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真题精选附答案 .pdf VIP
- J B∕T 13202.4-2017 -柴油机 颗粒捕集系统 第4部分:颗粒捕集器技术条件.pdf
- 2.蜗牛的坚持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02.ppt.pptx VIP
-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pdf VIP
- DB37_T 5174-2021 山东省沿海地区建筑工程风压标准.docx
- 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评价与反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