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黑龙江省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研究

?

?

黑龙江省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研究

中国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和额尔古纳左旗,其余分散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讷河等地。人口19343人(1982年统计)。鄂温克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有3种方言。牧区通用蒙古文,农业区通用汉文。鄂温克族音乐有“扎恩达勒格”、“鲁克该勒”、宗教歌曲等。

扎恩达勒格山歌和小调的总称。由于地区不同,各地扎恩达勒格的风格也不相同。流传在鄂温克自治旗的扎恩达勒格接近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如:在额尔古纳一带则具有狩猎人豪爽而粗犷的特色。此外,属于小调类的扎恩达勒格节奏鲜明,结构严谨,乐句较整齐。

鲁克该勒民间歌舞。以篝火舞最为流行。跳篝火舞时,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篝火成一圆圈形,跟随领唱者由左向右的转动。歌声由低到高,舞蹈由慢到快,直到高潮结束。歌词大都是怀念故乡、欢迎客人、赞美猎场和称颂猎手等。曲调短小欢快,节奏性强,常用一领众和的形式。

宗教歌曲。包括萨满跳神歌和祭祀祈祷歌两类,其音调兼有扎恩达勒格和鲁克该勒的特点,但音乐多具吟诵性。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鄂温克族民歌既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又使用五声音阶。鄂温克族民歌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使感情体现细致入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温克族音乐得到发掘发展,鄂温克族作曲家、指挥家明太创作并指挥过很多音乐作品。反映鄂温克族新生活的舞蹈音乐《彩虹》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一、五声音阶式级进的小波浪式旋律线

五声音阶式级进的小波浪式旋律线,是指以五声音阶的大二度、小三度进行为主的小波浪式旋律线。在鄂温克族传统民歌中,开始的乐句或结束句中小波浪线较多,中间乐句中可能会出现小的跳进。这一特点是鄂温克族民歌旋律最具代表性的旋律形态。

(一)宫调式民歌中小波浪式旋律线谱。《盼哥哥回来》是四乐句乐段结构的民歌。第一乐句是典型的两个小波浪线,第二乐句就出现了下六度的跳进,第三乐句是一个小波浪线继而下行跳进十度到第四乐句的两个小波浪线结束全曲。此类民歌在宫调式民歌中占很大的比例。如《雅鲁河》、《尼陶布》、《内胡楞》等十多首民歌都具有这一旋律特点。

(二)徵调式民歌中的小波浪式旋律线《大山顶》是两乐句乐段结构的民歌。第一乐句是三个小波浪式旋律线构成,第二乐句由两个小波浪式旋律线构成。在两个小波浪线间出现了一个下八度大跳。结束处的小波浪线是徵调式民歌中最典型的旋律进行。此类民歌在徵调式民歌中约占三分之一。如《奔驰的马》、《达木丁哥哥》、《为何把我嫁给他》等十多首民歌都具有这一旋律特点。

(三)羽调式民歌中的小波浪式旋律线《可怜的朋友》是两乐句乐段结构的民歌。第一乐句开始小节是两个小波浪线紧接了两个小波浪线,下乐句则由三个小波浪线构成。在羽调式民歌中此类民歌数量约占四分之一。如《赞马歌》、《岔头沙丘》、《毛肯》等。以上论述了鄂温克族民歌旋律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小波浪式旋律线。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鄂温克族语言音调所决定的。因此,这一特点成为鄂温克族传统音乐最基本的旋律形态。在鄂温克族90%以上的民歌中,或开始处或中间部分或结束处都能看到小波浪式旋律线律动。

二、小波浪线与平行直线的结合运用

在鄂温克族传统民歌中。除五声音阶式级进的小波浪式旋律线以外,还有一种小波浪线与平行直线的结合的旋律线。结合方式有两种:一是平行直线接小波浪线;二是小波浪线接平行直线而后进入小波浪线,可称之为直线与两边的小波浪线的结合。

(一)平行直线与小波浪线结合的旋律线《英俊的南海领催》是两个大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的民歌。其中的第一乐句的第一小节、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以及第二乐句的第一小节都是长时值的平行线与小波浪线结合的旋律线。这一旋律特点在鄂温克族《扎恩达勒格》体裁的民歌中最为常见。这是因为《扎恩达勒格》体裁的民歌最能表达鄂温克族人民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而这类旋律线使民歌具有浓厚的鄂温克民族音乐风格。

(二)平行直线与两边的小波浪线结合的旋律线《姑娘的委屈》是自由节拍的四乐句乐段结构的民歌。前三个乐句的旋律都是小波浪线接长时值的直线而后又接小波浪线。此类民歌在鄂温克族《扎恩达拉格》体裁的民歌中很多。如《金珠、珠烈之歌》、《背叛是心坏》、《故乡》等。此类民歌旋律线的形成,主要是由鄂温克族语言音调和所要表达的情绪、思想感情所决定。如果说小波浪线式旋律线是鄂温克族民歌旋律的最基本的旋律形态,那么,小波浪线与长时值的平行线结合的旋律线则是鄂温克民族音乐风格和民族语言节奏和音调的最集中体现的要素,也是鄂温克民族音乐风格区别于其他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