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NCLUDEPICTURIF常见考法
典型考题
关键字眼
通过结论表述考查对文意的推断
(2017·全国卷ⅢT3—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可见”“说明”“总之”等
根据文本内容,考查对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
(2017·全国卷ⅡT3—B)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启示是”“将会”等
第三部分专题十二第5讲
该题的四个选项通常情况下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甚至有时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考生在做此类题时,
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过头推断。
一、命题解读——三大命题角度要知晓
INCLUDEPICTURIF常见考法
典型考题
关键字眼
通过复句关系考查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2018·全国卷ⅡT3—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2018·全国卷ⅠT3—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仅……而且……”“那么”“为了”“以便”“以”“为的是”“以免”等
二、解题技法——因类施法,突破三大角度
(一)若有复句关系——比对原文,析关系是否成立
选项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1.假设复句
选项用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训练1.(2017·全国卷ⅡT3—A)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原文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分析
2.条件复句
选项用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①“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它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③“无论……都……”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训练2.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
只要诗人头脑中没有空洞无用的思想,创作时无杂乱无章的情绪,笔尖下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就会写出内涵丰富、给读者亲近感的诗歌。
原文
为此,我认为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只有当诗人彻底地清洗掉附在头脑中那些空洞无用的思想,清洗掉诗人创作时游荡在心中的杂乱无章的情绪,清洗掉诗人笔尖下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诗歌才会变得越来越让读者感到亲近。
分析
3.目的复句
选项用目的复句(分句中间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容。
训练3.(2017·全国卷ⅢT3—C)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第一部分 专题6 图文转换 第2讲 图形文字转换.docx
- 19第一部分 专题6 图文转换 第3讲 表格文字转换.docx
- 20第一部分 专题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第1讲 体验高考真2.docx
- 21第一部分 专题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第2讲 仿用句式.docx
- 22第一部分 专题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第3讲 变换句式.docx
- 23第一部分 专题8 特色课堂生活中的语文.docx
- 24第一部分 专题8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第1讲 扩展语句.docx
- 25第一部分 专题8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第2讲 压缩语段.docx
- 26第二部分 专题9 文言文阅读 基础夯实篇 第1讲 文言实词.docx
- 27第二部分 专题9 文言文阅读 基础夯实篇 第2讲 文言虚词.docx
- 50第三部分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docx
- 51第三部分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2讲 明确文体特3.docx
- 52第三部分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3讲 非连续性文本的选择题.docx
- 53第三部分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4讲 非连续性文本的概括题.docx
- 54第三部分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5讲 非连续性文本的比较分析题.docx
- 55第三部分 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docx
- 57第三部分 专题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docx
- 59第三部分 专题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第3讲 理清小说脉络.docx
- 60第三部分 专题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第4讲 了解环境手法.docx
- 61第三部分 专题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第5讲 立足人物品格.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