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管理服务场景解决方案.pptx

中小学教学管理服务场景解决方案.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教学管理服务场景解决方案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

发展历程(1/2)来源:黄怀荣等《面向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动力系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原始社会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教育形态变迁农耕时代 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顺应环境求生存生存技能部落习俗模仿试错体验野外不确定性时间改造环境求生活;人类学习与仕途及社会期许相关农耕知识道德规范阅读吟诵领悟书院等固定时段习得技能成职业;强调直观、循序渐进和反复巩固制造技能科学知识人文素养听讲记忆答疑解惑掌握学习标准化学校/工作场所;确定性时间和教学周期个人终身发展信息素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混合学习合作探究联通学习差异化学校/网络空间弹性时间人类利益共同体学习能力设计创造社会责任泛在学习协同建构真实学习个性化无边界的任意地点任意时间时代变迁6我国正处于从信息时代教育向智能时代教育变迁的过程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教育,并且人类发展的每一步,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创造物,都凝结了教育的成果。从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产生与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相适应的教育,带来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变迁。

发展历程(2/2)前教育信息化阶段计算机教学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19785所高校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实验1984: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1984: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1987: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纲要1994: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立项1996: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发展规划1996: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200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信息化1.0阶段量变:应用驱动,融合发展2000-2018教育信息化2.0阶段质变:创新引领,生态变革2018-至今2018: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2018: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2019: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2020: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2021: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2000:“校校通”工程200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2010:电子书包与教育云项目启动2012: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2012:“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2014:“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启动;薄改计划2017: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能力建设录播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客教室智慧教室事件措施变化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教室 主题教室 演播室来源:黄荣怀等《中国教育改革40年:教育信息化》,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以信息化手段展开师资培训开设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推动中小学STEAM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形成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前教育信息化阶段措施教育信息化2.0阶段措施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校校通”工程建设精品课程、开放课程和优质资源共享课教育信息化1.0阶段措施从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走向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的深度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教育信息化阶段,该阶段重点关注计算机教学实验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教学环境变革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信息化1.0阶段,该阶段重点关注量变,强调应用驱动与融合发展;以教学系统变革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信息化2.0阶段,该阶段重点关注质变,注重创新引领与生态变革。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7

27管理服务课后服务走班排课生涯规划

课后服务-场景特色(1/3)来源: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从社会民生问题到践行素质教育,普惠、减负、提质是关键我国课后服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家长工作时间与小学生放学时间之间出现了无人看管的“间隔时间”,在家长的强烈需求下,部分中小学开设了提供看管与监护的“有偿晚托班”。2004年,“一费制”政策指导下,课后服务开始面临普惠与有偿的博弈,全国近百个地区及地方政府开始治理课后服务市场。201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做出了规范性要求,初步形成了由教育部主管、学校主体推行、社会多元参与的普惠性模式。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把“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