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docx

中华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华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

?

论文导读: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型结构,道家与儒家是中国思想中两支同等重要的主流,两者的完美结合产生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奥秘就是:中华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开放型文化。对这个结果的探索和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在意义深远。

关键词:中华,文化,和谐社会

?

中华文明产生几千年来,曾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在历史的天幕上交相辉映。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其它文明早已辉煌不再,独有中华文明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华。中华文明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它是否还能为我们现在增添力量,为我们的明天指引方向?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型结构,道家与儒家是中国思想中两支同等重要的主流,两者的完美结合产生了中国文化的智慧。

中华文化能历久而弥新,其中的奥秘何在?

奥秘就是:中华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开放型文化。

对这个结果的探索和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在意义深远。

纵观数千年,中国大多数时间一直敞开着大门,以辽阔深邃的目光观注着这个世界,以宽厚雍容的胸怀接纳着这个世界,以温和谦逊的笑容安慰着这个世界,从而不断的吐故纳新,在汉唐的万紫千红中令万世敬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来自于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包,吸纳学习。

大到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等,小到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环境等等,在实现和谐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能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

一、中华文化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追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看数千年敞开着的国门,慷慨的输出,谦虚的引进,兼容并包的大手笔,便可明白这一道理。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堪称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壮举,他们的贸易远达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

公元73年,班超第二次出使西域,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甘英的脚步远至波斯湾;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在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身影,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次,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可谓空前。

公元651年,大食(阿拉伯帝国)首次派大使抵达长安,此后150年,共派遣唐使39次;

玄奘万里取经,带回南亚的佛学,医学,音乐,美术。

频繁的交往,使来自西亚以至欧洲的宗教、建筑、音乐、舞蹈等都被开放的中华文化广泛的容纳、吸收。但它数千年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主导地位,不为外来文化的冲击所瓦解,同时在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又不断充实发展着自身,成为一种既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又有博大深厚内涵的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文化。

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国家。数千年来,虽有汉唐强盛,但从不穷兵黩武,更不愿劳师远征。这与我们国家现在倡导的求强而不称霸一脉相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我国首倡,现在成了世界各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实在是集中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国际环境的巨大作用。论文参考网。

二、中华文化有利于实现民族大团结

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用什么把全国人民的心融和在一起?历史可以为我们作出说明:

战国时,赵武灵王首倡“胡服骑射”,以令人敬佩的勇气向少数民族学习;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今西藏)松赞干布。

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汉蒙、汉藏兄弟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和所取得的成就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融和,共同发展的结晶。

反过来,中华文化沉淀千年的融和力,亲和力在今天更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使各民族的心牢牢连在一起。

开发大西北,修建青藏铁路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显示了中共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关爱。如今,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享受着平等和自由,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热爱共同的家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声。

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一)有利于铸就民族之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以天体运行无止境,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论文参考网。《易经》所反映的这种自主自强,永不气馁,刚健有为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终生奋斗。它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正是这种精神锻造的真英雄,或为事业穷心竭虑,或为国家抛洒热血——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忍受奇耻大辱;曹雪芹为著《红楼梦》,困顿而亡;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研究原子弹,兀兀穷年;岳飞忠于抗金大业,留下千古奇冤;文天祥慷慨赴死,传下万代美名;更有无数中华好儿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就是历经千年锻造的

文档评论(0)

尹邦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尹邦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