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联系--第1页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联系
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在中华五千
余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
与酒文化的联系,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联系
一、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
际的文化。
工作之余,人们才进入酒店,上茶馆。全身心的放松,物我两忘,
确是别的休闲方式无可比拟的。
宋代张抡有《诉衷情》词,分别咏读书、赏花、操琴、泛舟、高
眠。其中饮酒、品茶俱在其中。其咏酒词云:
闲中一盏瓮头春,养气又颐神。莫教大段沉醉,只好微带醺。
心自适,体还淳,乐吾真。此怀何似,兀兀陶陶,太古天民。
其咏茶词云:
闲中一盏建溪茶,香嫩雨前芽。砖炉最宜石铫,装点野人家。
三昧手,不须夸,满瓯花。睡魔何处,两腋清风,兴满烟霞。
适当地饮点酒,喝点茶,保持一种平常心,的确有益身心健康。
呼朋引类,广结善缘,茶和酒都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润滑剂。许
多生意,许多麻烦,都有可以在茶馆、酒店加以解决,或者大致谈定。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外事活动,少不了酒宴与茶话会。
二、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点:
迎来送往,聚散离合,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不过的。无论是古是今,
概莫例外。但是何时饮酒,何时饮茶,大概有些讲究。
朋友久违重逢,难免要表示欢迎一下。这欢迎的方式,早期大概
都是敬酒。到了晚唐以至宋代,人们才以茶代酒,表示敬意。唐代颜
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客坐,代饮引清言。”宋代张耒
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都说的是以茶代酒
的事。郑清之诗也写道:“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这
种变化大概因为陆羽对茶的深刻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了茶的妙用,所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联系--第1页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联系--第2页
以开始改变以往的传统,以茶代酒,敬奉客人。
一二知己,久违重逢,一边饮茶,一边谈心,足可以慰籍平生。
杨万里有诗云:“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宋代葛长庚
诗有:“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这都是以茶待客的极
高境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聚首,总要分别。送行却是非酒不可,
从古人的诗歌中可以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作为证明。
唐代大诗人李白交游广泛,与朋友的聚会分离几乎是日常功课。
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送别诗,随便浏览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送别
作品差不多的都写到了酒,并且是痛饮不休。如《洞庭醉后送绛州吕
使君杲流澧州》诗云:“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把将要遭流放
的朋友尽量劝醉,为的是使他忘却忧愁,可谓用心良苦。又如《送韩
伺郎之广德》诗云:“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
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为了送朋友,只好赊酒来痛饮;不但酒是
赊来的,连月色也是赊来的。可见情之真,意之切。
朋友分别,送行时也可乘机进言,或勉励,或告诫。平常不好说
的话,在酒席上,乘着酒兴,放胆进言。唐代诗人岑参《送别蜀君李
椽》诗云:“饮酒俱未醉,一言聊赠君。功曹善为政,明主还应闻”
告诫朋友好好作官,多办实事,少刮地皮,一定会受到朝廷重用,得
到提拔的。
为朋友送行劝酒,饮酒,这要看各人的气质与性格,并不是每个
人都如李白那样,酒兴浓郁,豪气逼人。杜甫比较冷峻,以酒饯行的
诗很少,我们几乎从杜甫的诗中闻不到酒味。即便是偶尔发现几首诗
中提到酒,也是略作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