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竞争分析报告技术创新,变革未来
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104.6%58.4%18.7%10.2%15.6%13.0%12.9%11.6%11.2%40.7%3.9%-14.1%-12.8%8.3%9.0%9.0%9.0%8.0%489.278.719.958.8148.328.0120.3219.629.1190.5251.125.0226.1271.021.8249.2311.723.6288.1351.325.7325.6395.728.0367.7441.030.6410.433.0456.2201620202021e2025e2017 2018 2019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速(%)2022e 2023e 2024e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增速(%)2注释:1.因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实际业务具有多元化、集团化、跨行业的特征,核算数据仅代表针对支付交易规模这一业务维度的观点;2.交易规模统计口径为C端用户在移动端和PC端主动发起的C2C、B2C、B2B2C单边交易规模,不包括资金归集等B2B业务;3.交易规模核算范围为移动消费(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二维码扫码)、移动金融(货币基金、P2P、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其他口径内交易);4.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来源:综合市场公开信息、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统计模型核算。不同时期的产品创新带来便捷高效的支付体验早在1998-2005年,首信易、支付宝、连连支付、快钱、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成立,开始为线上化商业活动提供支付渠道。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向符合条件的机构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这些举措确认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合法性地位,通过将其纳入监管规范了企业经营、保障行业长期有序发展。自2010年起,在网络购物、社交红包、线下扫码支付等不同时期不同推动力的作用下,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经历高速发展,在2020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总规模达到271万亿元支付交易规模。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中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16-202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行业增长支撑因素C端用户在网时长稳定累加,产业互联网带来生产型流量从C端用户交易而言,随着用户移动设备使用时间的加长,移动支付亦将伴随交易规模的稳定增长。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构筑了较强的用户壁垒,用户已经形成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路径依赖,过往未有银行相关支付APP能够成功完成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预计未来这种强劲的优势会继续延续。而产业端,产业互联网的崛起将为互联网整体带来大量的生产型流量,支付作为所有商业行为的最关键一环,亦将随之产生新增的产业端支付业务规模。150000100000500000200000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头部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APP(万台)月总独立设备数排名前5家银行及云闪付APP(万台)2019.4-2021.3不同类型APP月度总独立设备数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万分)2016-2021年中国移动设备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14000000001200000000100000000080000000060000000040000000020000000006096.46703.57485.27970.49387.8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产业互联网带来的GDP增量(亿元)来源:1.mUserTracker:基于日均400万手机、平板移动设备软件监测数据,与超过1亿移动设备的通讯监测数据,联合计算研究获得;2.GDP增量以2018年为固定价格基期,由研究院建模推算,清华大学互联网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