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北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
模拟汇编
(共209题)
1、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单选题)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观念
试题答案:B
2、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功能。(单选题)
A.工具性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认知
试题答案:A
3、根据阿伦森等人对能力与吸引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下列四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最受人喜
爱的是()。(单选题)
A.能力超凡且没犯错误的人
B.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
C.能力平庸且没犯错误的人
D.能力平庸且犯了错误的人
试题答案:B
4、从众是一种()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单选题)
A.被动的
B.主动的
C.积极的
D.有效的
试题答案:A
5、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单选题)
A.社会地位
B.社会认知
C.社会情感
D.社会意识
试题答案:A
6、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理论。(单选题)
A.控制点
B.内外因
C.稳定性
D.可控性
试题答案:A
7、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
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单选题)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试题答案:A
8、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单选题)
A.诱因的强度
B.回避动机
C.趋向动机
D.达到平衡状态
试题答案:A
9、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犯错误效应”与自尊心有着某种联系,自尊心低的男性更喜欢下列
哪种类型的人?()(单选题)
A.没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
B.没犯过错误的能力平庸的人
C.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
D.犯过错误的能力平庸的人
试题答案:A
10、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
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单选题)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试题答案:A
11、社会学习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单选题)
A.当时的情境
B.个体的情绪
C.外在行为的解释
D.个体的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试题答案:C
12、“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体现出态度构成要素中的()。(单选题)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偏见成分
试题答案:A
13、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单选题)
A.自我知觉理论
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
D.社会知觉理论
试题答案:A
14、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指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之所以发动战争,实际上是一种自
我保存的方式,人们相互杀戮其实是为了不让死亡的愿望指向自身。请问这位学者是()。
(单选题)
A.伯克威茨
B.威廉·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康拉德·洛伦兹
试题答案:C
15、利他行为是指()。(单选题)
A.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
B.一种自觉自愿、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
C.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
D.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试题答案:D
16、()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
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单选题)
A.印象输入
B.印象输出
C.印象管理
D.印象形成
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