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
基础集训
知识点一全球性大气环流
(2023届河北邢台六校联考,17—18)下图为“某大洋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洋流形成受低纬信风影响
B.①洋流形成受中纬西风影响
C.该大洋环流称为副热带环流
D.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增湿作用
答案A
2.由图示信息可知()
A.此时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低
B.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
C.①处盛行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④海域图示季节渔业资源丰富
答案D
(2022广东,9,3分)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
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
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3.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A
(2020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4.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C
(2018北京文综,6—7,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
图,回答下面两题。
5.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答案B
6.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
C.夏至D.立秋
答案A
知识点二气温与降水
(2023届河南十所名校毕业班考试一,1—3)可降水量是指从地面直到大气顶界的单位面
积大气柱中所含水汽全部凝结并降落到地面可以产生的降水量。下图是夏季(6—8月)
亚洲东南部可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①地可降水量的数值可能是()
A.40B.43C.48D.50
答案B
2.影响②③两地所在区域可降水量等值线递变规律的分别是()
A.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东南季风
答案A
3.M区可降水量等值线走向与周边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水汽较少
B.植被茂密,蒸腾强烈
C.大河流经,蒸发旺盛
D.纵向山岭,阻挡水汽
答案D
(2023届河北九师联盟开学考,13—15)降雪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积累,形成积雪,气象
因子是影响积雪日数(一年中存在积雪覆盖的日数)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横断
山区部分气象因子与不同积雪日数的相关性统计。研究表明,风速在横断山区迎风坡和
背风坡对积雪日数的影响差异较大;近年来该地区积雪日数呈缩短趋势。据此完成下面
三题。
4.随积雪日数增加,相关性呈现增加趋势的气象因子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新高考地理专题十八 世界地理-专题检测卷.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第十七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专题检测卷.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 法律与教化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10年高考真题.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专题检测卷.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0年高考真题.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考点试卷第十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题.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习题部分第二十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习题部分第十八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习题部分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pdf
- 2025年新高考历史习题部分第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