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高三(上)第一次测评历史试卷.pdfVIP

高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高三(上)第一次测评历史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本试卷)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测评历史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分)如图所示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八角形纹的发展传播路线,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A.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传承性

B.南方地区率先进入阶级社会

C.各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华夏先民审美倾向归于一致

2.(2分)《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

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准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A.强化对落后边缘地区控制

B.笼络监视殷商贵族

C.彰显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D.弘扬儒家仁政思想

3.(2分)如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部分),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

输货物的通关凭证,金节上有“见其金节则毋政(征),毋予浮认,不见其金节则政(征)”的铭文,并规定免征数

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A..楚国霸主地位的确立B..全国性贸易网络形成

C.战国时期的税收体制D..我国最早的成熟汉字

4.(2分)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占领陈后,三老、豪杰建议“复立楚国之社稷”,陈胜乃建号“张楚”。项羽在

建“楚”,号西楚霸王,分封诸侯。这折射出()

A.秦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B.农民起义迫切需要树立政权合法性

C.秦文化的扩张严重滞后于政治发展

D.楚文化在秦朝末年最具社会影响力

5.(2分)唐代统辖全国行政大权的宰相实行复数制,由数名宰相组成集体领导班子。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

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下颂的昭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材料主要强调

A.皇权受到严重威胁B.进一步分化相权

C.官僚政治得到发展D.降低了议政效率

6.(2分)苏轼自觉将禅学思想渗透进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之中。黄庭坚不仅作诗“多用释氏语”,而且善于将禅家的

锋”手法加入孟子的句法之中,形成独特的“山谷体”。这说明宋代文学()

A.深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

B.在文化碰撞中得到发展

C.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D.加速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7.(2分)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宋敏、苏颂、李大临均为中书舍人。宋神宗与王安石欲提拔李定为中央的监察御史里行,但

敏却行使职权拒绝草诏,并提出辞职。宋神宗命苏颂前来起草敕书,可苏颂如宋敏一样封还词头。神宗不悦,又命李大临起草

书,结果还是封还词头。最终神宗一气之下将中书舍人全部大洗牌,才完成对李定的任命。这一事件说明()

A.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B.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

C.专制体制制约监察效能D.变法改革遭受巨大阻力

8.(2分)如图1为河南禹县白沙1号出土宋墓壁画,画面正中位置砖雕桌案,两侧又雕出两把椅子;以及袖手对坐的墓主夫

两人皆侧身面东观看东壁的乐舞表演。这类夫妇宴饮壁画在宋代墓葬中很常见,如图2是禹县白沙2号墓《夫妇宴饮图》。这

出当时()

A.男女家庭地位渐趋平等

B.丰富多彩的市井娱乐生活

C.儒家伦理影响艺术创作

D.人物风俗画成为绘画主流

9.(2分)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

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

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