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时量:80分钟总分6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
暑期即将结束,同学们都有所收获和成长。请你帮助小博同学完善他暑假任务清单上的内容。
1.汉字的一笔一划,一声一韵都极富魅力。小博同学的字音字形复习笔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注意纠正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推搡(sāng)”应读成“推搡(sǎng)”,“颠簸(bō)”应读成“颠簸(bǒ)”,“拙(zhuó)劣”应读成“拙(zhuō)劣”。
B.注意形近字偏旁与词义之间的联系,记清楚“燎原”“瞭望”“缭绕”的区别。
C.注意纠正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震撼”不能写成“震憾”,“挑拨离间”不能写成“挑拔离间”。
D.注意纠正成语字形的误写,如:“不知所措”应写成“不知所错”,“纷至沓来”应写成“纷至踏来”。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深恶(wù)痛疾、凶神恶(è)煞。
2.下面这几句话是小博在阅读《简·爱》时所写的感悟,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可是《简·爱》是外国文学的不朽珍品。
B.在阅读《简·爱》的过程中,我深深折服于简爱自尊自爱,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质。
C.我渐渐懂得,衡量女性是否美好,不在于家境好,也不在于地位高。
D.有时,人们之所以感受不到自由与幸福,往往是因为他们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没有做真正的自己的原因。一
3.下列是小博同学摘抄作文素材时积累的一些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湖南城市文化,探求湖南城市精神。
②蔡伦、周敦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
③在其深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湖南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⑤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湖南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
A.⑤③②④①B.①②④⑤③C.⑤③①②④D.①⑤③④②
4.小博同学在写作文时,特别喜欢引用古诗文中的经典句子,以下是他写的作文片段,请你帮他补充好空余的部分。(4分)
漫步诗苑,吟咏经典,涤荡心灵,受益终身。“①,并怡然自乐”是陶渊明内心深处对理想家园的美好憧憬。庄子一生追求自由,他借“鲲鹏直上”表达自己“水击三千里,②”的远大志向;白居易则关注底层的苦难,通过“③,”两句外貌描写勾勒出一个历尽辛劳,备尝艰苦的烧炭老汉的形象。
第1页共8页
5.综合性学习。(4分)
“和”文化源远流长,对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影响至深。小博所在班级正在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小博一起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上准备出一期以“和”文化为主题的特刊,小博同学找到了3幅插图,你认为哪一幅不合适,请说明理由。(2分)
不合适的一幅是:
理由:
(2)同学交往难免会有些摩擦和矛盾,但构建“和谐班级”非常重要。请你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和”文化中获取灵感、汲取智慧,制订两条“班级人际交往规则”。(2分)
二、阅读与理解
(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①,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②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②长河:银河。
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律诗一开头就描写了别筵将尽的场景,首联中“银烛”“金樽”等词奠定了诗歌隆重欢乐的基调。
B.颔联中“琴瑟”一词借用了丝弦乐器演奏时的音调和谐来比拟情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质检卷(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质检卷(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背诵提纲--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x
- 广东省广州市小论文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巨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ocx
-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木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docx
- 海南省琼海市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