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中风;针药结合疗法;名医经验;张志锋张志锋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内科,在治疗外感温病、哮喘、中风、月经病以及男性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疾病喜用多法综合治疗,疑难危重病证更是主张“三结合原则”即“中西结合、以中为主”,“针药结合、经络辨证”和“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尤其在治疗出血中风病方面,有着比较独特而丰富的临床经验,我跟师学习4年来,蒙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张志锋副主任医师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分为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两种类型,其中出血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病因主要有三:一是情志失调,怒则气逆,逆气上冲于脑所致。二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血得郁热则沸于上,血乱则气亦必随之逆乱而上犯于脑。三是久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气血受伤而生逆变。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气血变乱于内,逆乱于上,脑气不能束邪,火毒之邪窜扰脑致使脑气不能固血、血脉不能束血,随之脉络破裂、血溢于外则为脑出血。若血液稽留聚积则为瘀肿,血瘀水肿,津必外渗,化水生痰,毒自内生,损害脑髓,元神受伤,在病机上形成上下失应、阴阳不能互用而欲离,经、气、神不能互生互化而欲脱,进而发生昏聩、昏迷、不省人事,出现内闭外脱之危侯险症。

2分期论治

诊断标准:依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张志锋副主任医师治疗出血中风,一般分为三期论治。

2.1急性期中西结合

急性期(发病2周内)“血随气逆,上冲于脑”是出血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中医治疗以泄热醒神、活血祛瘀、豁痰开窍为总的治疗原则。配合吸氧、西医脱水降颅压、降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对症治疗。

静脉用药: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4周;病重症见脱证者短时间给予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查凝血功能正常后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发病超过6小时以上者给予西药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一日4次,疗程7~10天,疗效不佳时加用速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经降颅压治疗后收缩压>200mgHg、舒张压>110mgHg时曲池穴刺血,并加用西医的降压药,使收缩压维持在150~160mgHg、舒张压维持在90~100mgHg为宜。

中药汤剂:发病早期中药汤剂先投泄热醒神方:羌活6大黄12g枳实6g厚朴6g生蒲黄10g赤芍药15g水煎服,每次喂服时兑入三七粉1g,神昏患者予以鼻饲或肛门高位灌肠。中医谓“离经之血便是瘀”,“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出血中风急性期当以活血祛瘀为主,酌情选用豁痰开窍之品,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中药汤剂改用化瘀止血汤加减:当归10g丹参12g赤芍药15g大黄6g川牛膝15g石菖蒲6g远志6g。肝阳上亢者加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生牡蛎平肝潜阳;痰热偏甚者加用瓜蒌、浙贝母、胆南星清热化痰;阴虚动风者加用生地、生白芍、龟板、鳖甲滋养肝肾,潜阳息风;瘀血明显者加水蛭活血祛瘀;发热、咳嗽者加生石膏、金荞麦、黄芩、杏仁、桑白皮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2.2缓解期针药并用、内外合治

缓解期(发病2周~1月内)“风痰阻络,瘀血内停”是出血中风缓解期的主要病机。中医治疗应以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为主,祛风除痰为辅,中药方剂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6g红花6g地龙10g葛根15g怀牛膝15g天麻10g益智仁10g石菖蒲6g远志6g水蛭3g(研末冲服)。其中黄芪的用量应每1周加10g。中药每剂水煎2次分服,第3煎加水1000ml煎煮半小时,每晚睡前再加水适量,温度42℃左右足浴半小时。在服用汤剂的同时配合针刺疗法,常选取百会、四神聪、合谷(泻法)、足三里(补法)、三阴交(补法)、太溪(补法)、太冲(泻法)、颈5~7与胸1夹脊穴,腰4~5与骶1~3夹脊穴。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针夹脊穴时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深度为1.2-1.8寸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

2.3恢复期综合调治为宜

恢复期(发病2

文档评论(0)

duantoufa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