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学习资料 摄影摄像 镜头球面像差对于焦外和对焦影响_撞针.pdf

参考学习资料 摄影摄像 镜头球面像差对于焦外和对焦影响_撞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摄影报/2014年/1月/24日/第013版

怎么用

镜头球面像差对于焦外和对焦影响

撞针

最近有影友提到某大光圈镜头“移焦的设计缺陷”。什么是移焦问题?是设计缺陷么?这个要从

球面像差说起。

像差是理解镜头的关键,球面像差就是基本像差中的一种。

在理想的完美镜头上,光轴上的一点发出的光线通过镜头任一部分都可以汇聚成一个完美的

点,就是常说的成像点。但在球面镜片组成的镜头上,实际情况却非如此,通过镜头边缘的光线

会偏离汇聚点,这是因为在镜头边缘部分光线所发生的折射弯曲程度比中心要大。这就是球面像

差,又称球差。

由于球面像差的影响,点的成像不再是完美的点,而是一个小小的斑,降低了成像的锐度。

在会聚光线最窄的地方,这个斑最小、最“清晰”,这里就是最佳成像位置。

球面像差与光圈大小有关,大光圈镜头球面像差特别明显,收缩光圈可以减小球面像差,而

聚光线最窄的地方的位置也会不同,因此球面像差给大光圈镜头带来对焦偏移问题。单反相机的

镜头是开启最大光圈取景对焦的,此时球面像差最严重,对焦系统在此条件下找到了锐度最高的

对焦位置。拍摄前的瞬间,镜头光圈会自动收缩到设定的数值,此时球面像差减小,锐度最高的

位置就会发生变化。

对于没有矫正球面像差,或者轻微矫正的镜头来说,用最大光圈拍摄时没有问题,用中等光

圈拍摄近距离物体时焦点会后移。用小光圈拍摄时由于景深增加,这种偏移不明显。

球面像差是可以矫正的。

改变镜片前后球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利用正负透镜组成消球差透镜组都可以减小球面像

差。使用非球面镜片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某些特定球面像差,而浮动对焦系统可以减轻对近距离对

焦时增加的球面像差。但实际上没有镜头能完美消除球面像差。

球面像差是焦内、焦外成像设计的重要部分。

焦内成像相对比较好理解,既然不存在将点完美呈现为点的镜头,那么设计师就要考虑点的

成像在面积最小化的同时,如何呈现,这是各种像差的均衡。

焦外要特别说一说。在没有球面像差的理想圆形镜头上,对某一点对焦成像,则该合焦点前

后的点都会在像平面上均匀弥散为一个圆,这种弥散形成了焦外成像。但我们并不喜欢这种完美

均匀的弥散,因为这个弥散圆有清晰的边缘,焦外不“柔软”。

没有矫正球面像差的镜头则不同,其弥散圆并不均匀。近景点由于边缘光线集中,弥散圆边

缘明显、中间较淡,这也是我们不喜欢的焦外。远景点不同了,中央部分光线集中,弥散圆边缘

较淡。这种焦外很柔软,不同形状交会部分会水乳交融,是大家比较喜欢的焦外类型。

而那些矫正球面像差的镜头,根据矫正方式的不同,焦外也多种多样,有一些中央光线过分

集中,行成了硬核;有一些光线分布不匀,虚化缺乏过渡;有一些中间部分大而匀,边缘淡而柔;

还有特殊的圆环套圆环。某些镜头背景虚化好,前景很难看,也有前景虚化好,背景糟糕的。焦

外也有像散、暗角等影响,但都是因球面像差及矫正方式决定的。

焦外成像是大光圈镜头光学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球面像差矫正再好,大光圈成像再锐利,如果焦外生硬,这个镜头摄影人依然不会喜欢。如

果保留一定的球面像差能明显改善焦外成像效果,那么就要接受附带的大光圈锐度降低和收缩光

圈焦点偏移。

第1页共3页

总之,光学设计是提升与平衡的游戏,如同某些光学设计用暗角来提升边缘成像锐度一样,

某些光学设计也会利用场曲来改善畸变。与其说移焦是设计缺陷,不如理解为光学取舍。

第2页共3页

第3页共3页

文档评论(0)

工地殿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