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2024法理学教程(第四版) 课件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pptx

人民大2024法理学教程(第四版) 课件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理学教程(第四版)主编张百杰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法律类

目录法律的演进法律的本质、作用和价值0203绪论法律的定义01我国当代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0405第一编法律的基本理论法律关系法律行为0809法律的要素权利与义务07法律的体系结构1006

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0501法律与经济的关系0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02法律与政治、国家的关系04法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法律的产生、发展变化决定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形成新的社会力量。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新的社会力量的要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法律的性质、作用决定于经济基础。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需要通过法律把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法律维护、巩固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法律与经济的关系5.1一、法律决定于经济基础

法律积极地维护、巩固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把经济关系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关系法律化、法治化,形成稳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经济关系不受破坏。法律与经济的关系5.1二、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法律、政治、国家同属于上层建筑,共同维护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政治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关于国家权力关系而形成的制度、体制及其活动。在经济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关系中掌握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法律,维护社会经济关系,规范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各阶级、民族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质的关系方面看,政治就是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调节社会各阶级、政党、民族的关系,根据统治者的利益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法律不过是把政治关系规范化、权威化、公正化的手段,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与政治、国家的关系5.2

从量的关系方面看,权力的体制结构决定了政治、国家、法律关系的类型。古往今来,权力的体制结构分为君主集权专制、寡头集权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在集权专制的体制中,国家权力掌握在君主或寡头手里,国家意志取决于君主或寡头的意志,法律的本质异化为君主、寡头的意志。君主、寡头的权力是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神圣的权力,法律是君主、寡头治理国家、统治社会的工具。在民主政治体制中,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里,国家意志取决于“人民主权”,法律就是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法律的本质在民主政治体制中实现了与人民意志的统一。法律与政治、国家的关系5.2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执政权掌握在执政党手里,这样,法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集中体现在法律与执政党的关系,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受执政党的政策左右,形成法律与执政党的政策关系。政策通常是表达政党、国家或其他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诉求的一种规范形式。在我国,具有权威性的政策是共产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这两种政策的主体不同、适用对象和范围不同,在我国政权体制下,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诉求和实现的利益是一致的。政策是执政党的重要政治工具。法律与政治、国家的关系5.2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绝对领导地位。党的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党的政策的体现和保障。虽然法律是实现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与政策在产生的主体、程序、表现形式、实施方式和调整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别。法律与政治、国家的关系5.2

法律与道德都是上层建筑中具有规范性要素的存在。道德是一种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关于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的感觉、观点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律通过确立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道德理念的贯彻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影响道德观念的发展。法律总是与具体的道德联系在一起,并在具体的道德中获得自己的合法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道德具有阶级性、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性。法律总是与具体的道德联系在一起,并在具体的道德中获得自己的合法性。法律的道德性直接体现在将所处时代特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民族习惯、文化传统道德化为公平正义的准则,道德化为“善”的内容,道德与法律互为表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5.3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道德是阶级性、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阶级性并不否认社会性,这是由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的。社会性既是道德的应有之义,也是法律的应有之义。一方面,道德要揭示、论证法律的阶级性、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另一方面,法律要符合阶级性、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的要求。法律可以剔除道德观念中不合时宜的成分,道德可以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