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2人教版同步练习:第2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docxVIP

语文必修2人教版同步练习:第2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

一、基础巩固(20分,1~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氓之蚩蚩(chī) 乘彼垝垣(huán)

载饥载渴(zài) 小人所腓(féi)

B. 尔卜尔筮(shì) 靡有朝矣(zhāo)

其水汤汤(tāng) 四牡(mǔ)业业

C. 匪我愆期(qiān) 于嗟女兮(jiē)

渐车帷裳(cháng) 不遑(huáng)启居

D. 将子无怒(jiāng) 体无咎言(jiù)

犹可说也(yuè) 四牡骙骙(kuí)

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汤”应读shāng;D项,“将”应读qiāng,“说”应读tuō。

答案:C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载笑载言 载:动词词头,无义

B.以我贿迁 贿:财物

C.女也不爽 爽:直爽、爽快

D.静言思之 言:助词,无实义

解析:C项,爽:过错。

答案:C

3.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解析:A项,莫—暮;C项,匪—非,于—吁;B项、D项无通假字。

答案:C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q\b\lc\{\rc\(\a\vs4\al\co1(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eq\b\lc\{\rc\(\a\vs4\al\co1(①不遑启居,狁之故,②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C.eq\b\lc\{\rc\(\a\vs4\al\co1(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eq\b\lc\{\rc\(\a\vs4\al\co1(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项,①介词,把,②目的连词,来;B项,①②都是助词“的”;C项,①动词,到达,②副词,就;D项,①不定指代词,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B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解析:D项,“全部都是四言诗”错,也有不是四言诗的,如《伐檀》,基本是五言。

答案:D

6.名句默写。(5分,每空1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________,隰则有泮。____________,言笑晏晏。

(3)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答案:(1)士贰其行(2)淇则有岸总角之宴(3)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二、阅读鉴赏(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0分)

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②,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③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①夭夭:形容草木茂盛。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音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7.《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头一节写“花”,二节写“实”,三节写“叶”,既是托物起兴,又是比的写法。借花形容新娘的美丽,借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形容一派兴旺的景象。

8.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毋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