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设计变更方案
概述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变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设计变更是指与原来设计的方案相比,针对已有的需求、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原来设计的方案进行一些调整或修改。设计变更不仅会影响到设计成果的质量,也会对项目的进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设计变更导致的不必要的麻烦,需要制定合理的设计变更方案。
设计变更的分类
设计变更可分为主动变更和被动变更。
主动变更:由设计人员根据新的需要、环境和条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被动变更: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按照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设计变更的原因
设计变更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前期设计不足;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
设计需求发生变化。
设计变更的处理流程
针对设计变更,需要制定合理的处理流程。下面是一个常用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设计变更处理流程:
1.变更需求提交;
2.设计人员定期跟进变更需求;
3.评审变更需求,制定初步变更方案;
4.制定方案讨论会议;
5.确认最终变更方案;
6.下发变更通知书;
7.更新项目计划和相关文件;
8.相关人员执行变更方案;
9.监督与验收。
设计变更方案
在制定设计变更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变更对方案的影响,以及变更实施的可行性、成本和时间等因素。下面是设计变更方案制定的关键步骤。
1.确认需求
首先需要明确变更需求,确定变更的原因和目标。可以通过与需求方和设计方的沟通和协商,了解变更需求的具体内容。
2.初步方案制定
根据变更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初步变更方案。初步方案需要考虑到变更的成本、时间、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并且需要保证变更后的方案与原方案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3.会议讨论
将初步方案提交给项目组成员进行评审,开展方案讨论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和修改,直到达成一致。同时需要确定变更方案的实施计划。
4.最终方案确认
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综合考虑变更的成本、时间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制定最终变更方案。在确定最终方案之前,需要将方案提交给客户或者管理层进行审批。
5.方案实施
制定变更的实施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对变更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变更所涉及的所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协调,保证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6.评估
变更完成后,对变更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变更方案的优缺点和效果,为以后的变更提供经验和教训。
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变更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期的纠纷。在制定设计变更方案时,需要考虑全面,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了避免设计变更的发生,需要在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量将问题在设计阶段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品牌公关分享方案.docx
- 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和饮食营养.ppt
- 零星维修方案.docx
- 数学三上除法的验算之三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pptx
- 外科感染肿瘤外科.ppt
- 一卷秋书随雁远万般别意落君前轻点鼠标不说再见.pptx
- 三章节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pptx
- 农村名宿翻新改造方案.docx
- 影视导演基础.pptx
- 美术机构招生运营方案.docx
- 科学探究教育在初中的实践与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经历测量活动 形成度量概念 培养学生量感.doc
- 多元化教学评价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19-2025年中国颌面部修复材料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pdf
- 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教学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传承对中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聚焦职场挑战高中生职业生涯指导方案的解决方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数学教学习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19年中国能源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定制版)目录 .pdf
- 2019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检测试卷(II卷) 附解析 .pdf
文档评论(0)